文 陳維忠 陳好閱
活動課上,一群孩子圍在籃架下投籃。大家爭先恐后,生怕漏過自己。
為了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活動起來,王老師讓小朋友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
孩子們輪流著進行。不論是誰投中了一個,都會贏得大家一片喝彩聲,投中的小朋友更是感到自豪。
孩子們有的投籃,有的撿球,玩得很開心。
厲春瘦小體弱,也排在隊里。輪到厲春,她拿起球,抬頭看看高高的籃筐,抬臂試了幾下,始終沒有勇氣投出去,然后轉身將球交給后面的孩子,嘆口氣,低頭離開了。
王老師看見了,上前輕聲問厲春:“厲春,你怎么不投啊?”
“我………我投不好。”
“你沒有投,怎么知道投不好呢?”
“我媽媽說的。”
“你媽媽說你投不了籃?”
“我媽媽經常對我說:“‘你還小,做不了’。”
“你媽媽什么時候說的?”
“在家里,只要我想幫媽媽做事,她總說“‘你還小,等長大了再做吧’。有時我做了錯事,媽媽就說:‘你看你,什么事都干不了,要你不要做你偏要做,做不好了吧!’”
“噢,原來是這樣。那現在老師幫你,你敢嗎?”厲春看了看王老師,遲疑地點了點頭。
陳維忠:男,1987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醫學系,本科學歷,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兒童保健工作30年,積累了豐富的兒童保健工作經驗。
陳好閱:女,2017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現就讀于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
王老師拾起一只籃球,拉著厲春來到另一個籃球架下。
這個籃球架高度是可以調節的,方便讓不同身高的孩子投籃。
王老師把籃球筐調到了厲春夠得著的高度。厲春先投了幾個,沒有投中,低著頭很是沮喪。她不想投了。
王老師鼓勵厲春:“別泄氣,再投兩個。靠近點,瞄準好。”厲春又拿起球,對著投籃,試了幾下,用力投了出去。籃球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飛進了籃框。厲春開始還不敢相信,待王老師鼓掌,厲春才歡跳起來:“喔,我投進了!”
厲春接連投進幾個。王老師又將籃架調高點兒,厲春又投進了。厲春信心大增,主動要求王老師將籃架再調高些。
王老師摸了摸厲春的頭,“厲春,你今天真棒!”說完,朝厲春豎起大拇指。
厲春興奮極了:“我要告訴我媽媽,我能投籃了!”
下午離園時,厲春告訴媽媽她今天的“創舉”。媽媽聽了不太相信。
一旁的王老師點了點頭:“是的,厲春真的能投籃!她是個能干的孩子。以后還是要多鼓勵鼓勵她,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鼓勵。”
專家解析:
成人消極的評價和否定的態度,是兒童自信心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