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勇 兒科主治醫師 編輯/小艷 版式設計/龐婕
小案例
女兒妞妞13個月大,身高77厘米,體重20斤。10個月斷奶。之后喝奶粉,一天兩頓。平時胃口也很好,什么蔬菜水果飯菜都吃,身體也很壯有勁。然而最近我給她換衣服才發現,小胸脯有點大,兩個乳房像發育了一樣,我摸了摸里面有五毛硬幣那么大的硬核。我著急了,我從網上看說是性早熟。這是真的嗎?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性早熟呢?
乳房發育受內分泌激素調節,正常女童多在12歲左右第二性征出現,乳房逐漸發育。但近年來乳房逐漸發育的女童逐漸增多,尤其是2歲內女童的單純乳房發育有上升趨勢。寶寶出現乳房發育是性早熟嗎?應該怎么處理呢?生活中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性早熟是一種生長發育異常,表現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現于兒童時期。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或9歲半以前出現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歲以前月經來潮即屬性早熟。
身高加速增長和骨盆發育;
乳房下有硬節,腫痛;
乳暈、乳房增大,隆起,著色;
大陰唇、腋窩著色和出現色素較淺的長毛;
陰道分泌物增多、內褲上有少許分泌物、陰部疼癢等;皮下脂肪增多。
睪丸、陰囊增大,著色;
腋窩、上唇、陰部出現長而細、色淺的長毛;高聲和出現喉節;
身高增長加速;
乳暈著色,增大;
乳頭出現硬節和脹痛。
臨床上性早熟可分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真性性早熟患兒生殖能力提前出現,而假性性早熟不具備生殖能力。部分性(不完全)性早熟主要包括單純乳房早發育、單純陰毛早發育、單純初潮早現。
部分性性早熟只是一種第二性征的特殊表現,是一種發育變異現象,也是一種自限性的病癥。在嬰幼兒中以單純乳房發育及單純陰道流血比較常見。兒童單純乳房發育,雖然有乳房的略微增大,但乳暈、乳頭正常,無其他第二性征發育現象,并且增大的乳房直徑不超過5厘米,以此可與真性性早熟鑒別。單純乳房發育并不妨礙兒童的正常發育,預后良好,無需特殊治療,絕大多數可在青春期前自行消退,極少數可能持續到青春期后方才消退,另有極個別患兒可能發展成為真性性早熟。
2歲以下單純乳房發育常發生于女童,多表現為單純乳房發育,是指僅有乳房的增大,無其他性腺發育的跡象。這是因為正常小兒出生后,各種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歲左右比較明顯,叫“小青春期”。隨著性激素逐漸降低,乳房慢慢縮小,很大部分2歲內恢復正常。乳房早發育的病理生理機制仍是未知的,大多都是良性的,且會自然消退。但少部分2歲以下女童乳房發育至3歲之后仍不消退,并進一步進展,直至最終進展為真性發育。
上文中提到的妞妞無其他第二性征發育表現,是一個典型的單純乳房發育的案例,無需特殊治療,更不用過于擔心,只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到醫院復查即可。
即使發現真是性早熟,媽媽們也不必恐慌,因為性早熟大都是假性性早熟,只要在發現孩子可能患有這種疾病的時候及時配合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提醒大家及時就診,主要是不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如果治療太晚,孩子的骨骼已經閉合,身高改善就非常有限了。女孩子過了13歲,男孩子過了15歲,治療的意義就不大了。
兒童性早熟的治療一般歸屬內分泌科,沒有開設兒童性早熟門診的地區,患者可去醫院內分泌科咨詢就診。
一旦確診為性早熟,一定要遵守醫囑,認真執行診療計劃。藥物治療性早熟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激素類藥物,如黃體酮、炔諾酮、氯地孕酮等,也可注射甲孕酮。服藥目的在于抑制下丘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以停止第二性征發育及月經來潮,并預防骨骼因過早閉合而導致身材矮小。少數由于腎上腺或甲狀腺疾患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亦可進行相應的激素治療。若性早熟是由于腫瘤引起,一旦明確診斷,即應盡早進行手術切除。
目前認為促使當前兒童性早熟發病率上升的可能因素有如下幾種:
生長發育的潛能顯現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代兒童營養的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優越、疾病減少等環境因素的作用,使其生長發育的潛能力充分地表達出來,出現了生長發育的加速趨勢,導致兒童及青少年普遍比上一代性發育及性成熟提前。
環境污染 近來國外有大量文獻報道,由洗滌劑、農藥及塑料工業向環境排放的物質及其分解產物,可在自然界產生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污染物。它們具有雌激素樣活性,污染了水源、食物或經皮膚吸收,被兒童攝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骨骼發育異常。
攝入激素過多 性早熟與太講究進補有關。各種“保健品”、“滋補品”,如蜂王漿、花粉、雞胚、蠶蛹或動物初乳、某些兒童口服液等的制劑中,以及許多動物內臟,均存在較多的性激素,甚至促性腺激素樣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可導致兒童性早熟。
瓜果、蔬菜,尤其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如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食用這樣的蔬菜水果可引起兒童血液中激素水平增高。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引發內分泌紊亂,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顧洋快餐2次以上,并經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2.5倍。
不良生活習慣 近來對動物的研究發現,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是導致青春期提前的一個重要原因。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時間越長,人體內產生的褪黑激素水平就越低,就有可能導致性早熟。同時長時間地看電視或玩電子游戲,就會使體重增加,從而導致青春期前提。
社會心理因素 目前在社會的各種傳播媒體,如電視、電影、報刊、雜志等內容中,與性有關的內容比以前顯著增多,兒童很早就可以從影視中見到一些超越其性心理年齡的行為畫面,如戀愛、擁抱、觸摸、接吻、床上動作……兒童不自主地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普遍地比上一代“開化”較早,這些環境刺激都會促使兒童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