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壽天 骨科主治醫師 編輯/小艷 設計/龐婕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后出現腰痛,既不方便照顧寶寶,也不方便彎腰,甚至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大家往往認為是看寶寶累的,或是月子病,不過還得提醒各位媽媽,一定要警惕髂骨致密性骨炎。到底什么是髂骨致密性骨炎,有何表現,又該如何治療呢?
出現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我在門診上也經常會遇到一些腰痛的患者,可是有一類患者沒有明確的原因,但她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產后媽媽。這些新晉級的媽媽們出現腰痛可能存在的一個共同原因——髂骨致密性骨炎。
幾天前,我在門診遇見一位30歲的女性前來就診,訴說自己腰痛。我簡單問了下病史,沒有外傷史,平時也并不勞累,可是患者說,從生完寶寶就出現反復的下腰痛并伴有臀部疼痛,長時間站立或勞累后癥狀會加重。我給患者查體時了解到她的腰椎生理曲度正常,腰椎活動度也可以,腰椎棘突也沒有明顯壓痛及叩擊痛,棘旁無壓痛,骶髂關節叩痛及壓痛,雙側直腿抬高試驗陰性,骨盆檢查正常,髖關節活動可以,雙“4”字試驗陽性,沒有明顯的腿麻,腿竄疼等神經根癥狀。
查體時患者也沒有明顯的問題,我以為是婦科炎癥引起的下腰痛,所以就建議患者去婦科就診協助排除婦科疾患,可是患者半個小時后又回來了,告訴我說婦科沒問題。我又仔細詢問病史,該患者一年前生下一個寶寶,生產完后就一直按照傳統的方式坐月子,可是生完孩子后還是出現了腰痛的癥狀,這時我腦海中迅速竄出一個病——髂骨致密性骨炎,馬上讓患者又去拍了個骨盆的片子,并查了個血,片子回來后顯示:骶髂關節中下部三角形骨質密度增高,骨小梁間隙消失,髂骨關節面完整,骶髂關節間隙良好。過了一會兒血的化驗結果也回來了,血沉正常,HLA-B27陰性。患者以前沒出現過腰痛,生完寶寶后出現,婦科情況良好,基本上可以確診她患的是“髂骨致密性骨炎”。
產后腰痛的媽媽們,要對腰痛引起重視。目前常引起女性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腰肌勞損。一般以酸痛為主,有明顯的腰部勞累,過度活動的情況。
2由女性特有的生理特性引起。如月經、妊娠等,在此期間,女性朋友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暖,忌食生冷刺激等。
3由婦科疾病引起。這種情況下,往往表現為腰痛,下腹部墜痛,白帶增多等癥狀。
4椎間盤源性腰痛。椎間盤內紊亂(IDD)如退變、纖維環內裂癥、椎間盤炎等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
5多次人流引起。產后避孕方法不當,多次人工流產亦可引起慢性持續性腰痛。
6節育環異常。由于放置的位置或者節育環對周圍組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腰痛。
如果患者上述情況都不符合,那就建議復查骶髂關節片子,考慮髂骨致密性骨炎了。
一般表現為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不適,呈慢性或間歇性,步行、站立負重或勞累后加重。偶爾疼痛可以放射到臀部和大腿后部,呈非神經根樣疼痛。骶髂關節叩痛及壓痛,骨盆分離試驗及“4”字試驗陽性,直腿抬高試驗多陰性,血沉正常,HLA-B27陰性。
導致髂骨致密性骨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1孕后體重增加容易引起骶髂韌帶充血。骶髂關節是微動關節,有數條韌帶鏈接,是支撐上半身重量的重要關節。髂骨耳狀面和韌帶對來自上半身的重量起著相反的抵制作用,妊娠期體重增加,再加上骶骨傾斜角增大,骨盆向前下傾斜,附著于髂骨上的韌帶對髂骨的牽拉引起骶髂韌帶充血、水腫、滲出,一段時間后便出現骨質硬化的改變。
2孕后內分泌作用。分娩后,由于體內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出現骶髂關節韌帶松弛,導致骶髂關節穩定性降低,這時若受到異常刺激或損傷,使局部血供減少而引起骨質出現致密性改變。
1X線。骶髂關節髂骨耳狀面可見三角形高密度硬化區,邊緣整齊,骶髂關節間隙清晰,病變關節面下密度增高均勻一致,多雙側發病。
2CT。髂骨耳狀面下的致密硬化區,呈扇形分布,其內密度均勻,病變區與周圍骨質邊界清楚,骶髂關節間隙良好,關節面完整光滑。骶骨關節面則無異常改變。
1強直性脊柱炎。本病好發于青壯年男性,早期癥狀與髂骨致密性骨炎相似,強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現為腰骶部的疼痛,開始為間歇性,后為持續性,常伴有晨僵,活動后減輕,病情逐漸發展可出現脊柱大部分強直。X線、CT可以看到骶髂關節侵蝕樣病變,骶髂關節模糊甚至融合。HLA-B27陽性。
2骶髂關節結核。本病表現為骶髂關節關節面破壞,間隙改變,可見高密度死骨影,周圍伴有軟組織膿腫及竇道等,常伴有低熱、盜汗等癥狀。
3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炎是一種以骨質增生為主的非炎性退行性變,X線表現為髂骨耳狀面下的骨贅形成,但關節面清楚,無三角形骨密度增高影。
髂骨致密性骨炎影像學特征明顯,通過癥狀、體征及X線、CT等影像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由于髂骨致密性骨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可自行緩解,目前的治療主要是緩解疼痛癥狀,對癥治療。
1.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哺乳期媽媽要注意抱孩子及哺乳時姿勢,避免肌肉勞累而加重腰痛癥狀。
2.口服消炎鎮痛藥及外用膏藥治療。
3.物理治療。可以局部理療(如烤電、微波、光療等等)配合針灸推拿等以緩解局部肌肉緊張,活血通絡。
4.心理治療。患者的心理狀態,尤其是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本病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年輕女性生完寶寶后由于角色轉變等因素,產后容易產生抑郁表現,此時應配合心理疏導治療,緩解抑郁癥狀。
5.腰背部肌肉訓練。常用的有五點支撐式和飛燕式。
五點支撐式:仰臥位,用頭部、雙肘、雙足部撐起全身,使背部盡量騰空后伸持續3~5秒,休息3~5秒后重復之前動作,30次為一組。
飛燕式:俯臥床上,去枕,雙手背后,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部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后離開床面,持續3~5秒,休息3~5秒后重復之前動作,30次為一組,鍛煉腰背肌。
對于處于哺乳期的患者,盡量少服用或不服用藥物,以免對寶寶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