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蕾 江西理工大學本部文法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本科
城市大街景觀的形象是城市的外部面孔,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城市大街景觀規劃是基于對大街正常功能的保護。使用美學來規劃其藝術性,不僅要保障其實用性,還要讓其表現出美觀性,讓人們體會到居住環境的舒適性。街道景觀包括很多方面,如綠化、公共設施、照明及街道鋪設材料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綠化,綠化不僅可以滿足人們視覺上的需求,讓人有舒適和安靜的感受,而且可以使人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豐富城市的色彩。
而環境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當中卻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反而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排放越來越多。許多資源沒有被充分使用,浪費情況得不到抑制。隨著這些環境問題的到來,人們對于生活環境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對于居住城市的街道景觀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低碳理念應運而生。設計者利用所學的知識將低碳理念與街道景觀設計結合起來,整個城市街道景象的生態改造可為人們提供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并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低碳”在百度字典中的解釋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少量的釋放。其實低碳理念最早是由英國政府在2003 年提出來的,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英國政府在《能源白皮書》中提到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出現的緣由,并合理闡述了這些氣體排放量超標之后會帶來的后果,為人們提出警示,并指出了日后該如何進行改善發展。書中指出人們一定要尊重自然規律,重視生態問題,維持人與自然間的平衡發展。人類只是自然生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以企圖控制自然發展、違背自然規律,由此低碳理念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1]。
城市街道景觀是由實質性的要素與虛擬的秩序兩部分組成的。秩序組成就是景觀中的組成場所根據不同的關系來進行布局,如建筑場所的空間大小、占地比例等因素都是虛擬秩序構成。而街道的實體組成就是實質性的構成部分,是肉眼可見的景觀組織,如綠化植物、公共設施、道路材料以及周圍的建筑物都是通過實物要素體現出的景觀[2]。其中最貼近人們生活、給人們帶來生活體驗的是公共設施及街道綠化這兩個重要組成。對于人們來說,實體要素更為重要,不僅僅因為其具有直觀性,也因為其更貼近生活,可滿足人們的需求。
固碳指的是將碳元素進行收集并儲存,也可以稱為碳封存。釋氧是指某些物質在化學反應的作用下變成氧氣釋放到空氣中。就像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個固碳釋氧的過程,綠葉將空氣中含有碳元素的有害氣體吸收,經過光照進行化學反應將有害氣體轉化成有機物和氧氣釋放出來,從而達到了平衡生態的目的[3]。
碳排放指的是釋放出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過程,也可以稱為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行為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低碳,可以從低消耗、低開支等多個方面入手[4]。降低碳排放的生活稱為低碳生活,可以降低碳排放的景觀設計就稱為低碳景觀設計。
顧名思義,低碳景觀就是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在設計、選料及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遵守低能耗、低開支的低碳原則[5],與低碳景觀有關的還有綠色生態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等。
現在的濟南市已經步入了低碳城市建設的大門,對整個城市進行了街道景觀改造,將低碳理念充分運用其中。在市區內的公共街道、園林還有居住小區都開展了綠色生態規劃。比如,在進行鳳凰路項目建設時,設計人員刻意制造了示意圖展板放在道路兩側,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低碳城市。因為示意圖采用了漫畫風格,比較淺顯易懂,所以很多市民對于低碳理念和綠色城市有了更深的認識。如今濟南市鳳凰路已經竣工開始使用,在這條路上有著透水人行道、生態水渠、綠化帶、旱溪和蓄水池等設施,這些都是為了使城市擁有蓄水和排水的功能。在綠化帶中有一棵上百年的槐樹,為了對此遺跡進行保護特意建造了一處古槐公園,不僅可以保護槐樹,還為城市增添了一道綠色風景[6]。
與此同時,在濟大路所進行的海綿城市道路建設已經竣工,沿著道路建設的暗渠能對雨水進行調控,綠化帶和下水井都可以幫助收集雨水。在未來出現洪澇災害的時候,可以迅速對其做出調整,不僅能在洪澇時及時排水,還可以在干旱時起到儲水的作用。
3.1.1 強調低碳化
首先,要對整個城市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如目前濟南市存在高污染、碳排放量過高、資源浪費嚴重等現象,將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進行仔細的調查,可以避免在設計中出現類似問題;其次,要對公共設施做好調研,對這些景觀構成的關鍵要素怎樣才能達到低碳效果要做出規劃;最后,對城市街道環境進行調查,確定是否能通過低碳綠色的街道景觀降低碳排放量,從而改善環境。
3.1.2 突出人性化生態關懷
街道是人們的活動場地,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場所,所以在對街道景觀進行設計時不能忽略“以人為本”的理念,滿足人們的需求。在設計過程中可以保留原始的符合現代低碳理念的部分,如街道中的綠植大多數是國槐、小葉女貞等本土綠植,對人們有著美好的記憶,一定要保留下來。還要考慮不同人的需求,所以在進行空間設計規劃時要注重多功能性和生態觀賞相結合。對于特殊人群要有適當的考量,可以為方便特殊人群建造一些特殊的公共設施,如可以為盲人設計盲道和盲人指示牌,可以設計殘疾人通道等[7]。
在進行濟南市街道景觀綠化的時候,可以根據街道的具體情況將固炭釋氧量不同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可以盡可能降低碳排放量。濟南市街道綠化中最常用的是喬木類植物,其中固碳釋氧量比較高的有銀杏、法桐等;可以種植在喬木下部空間的灌木植物有櫻花、丁香等[8]。
目前,濟南市街道中最主要的植物是國槐,占據整個街道綠化項目的80%以上。國槐是濟南市的本土植物,隨處可見,但其固碳量相對較低,所以大面積使用國槐進行綠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固碳釋氧量。國槐下部沒有加種其他的灌木植被,所以在固碳釋氧量方面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所以,要想對街道的綠化進行改善,首先要減少國槐的種植面積,在保留的國槐下方空間種植固碳量高的花草植被。例如,可以選擇法桐、銀杏等固碳量高的喬木代替國槐,也可以在這些喬木下部空間種植丁香、櫻花等灌木,不僅可以提高固碳量,而且更加美觀[9]。
在進行街道景觀公共裝飾設施建設的時候,選擇很多可再回收利用的廢棄材料,如廢棄建筑物中拆除的木材和石料等。對這些可回收物品進行二次加工后,加上色彩紋理等處理就可以運用到景觀設計中。這些景觀裝飾設施包括布景墻、花壇、秋千、雕像等。在這些街道景觀裝飾品中大部分都是廢棄的材料做成的,如竹藤可以做成路邊休憩的椅子,木材可以做成花壇旁嬉戲的秋千,廢舊的輪胎可以模仿波摩納做成街頭藝術,也可以作為簡易的花卉種植花缽[10]。
城市街道照明多選用的是節能燈、金屬和化學照明燈。但是,在濟南市街道照明設計中多數采用的是節能燈和白熾燈。相對來說,節能燈的使用壽命比白熾燈更長一些,在能源方面也更加節能,但是節能燈沒有其他金屬和化學照明燈那么明亮和節能。所以,在濟南市街道照明設計改造過程中應大量使用金屬化學燈,增加街道的明亮度,成為照明的主要光源[11]。
在濟南市改造街道照明的時候,可以保留部分節能燈,其他的用金屬和化學照明燈來代替。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LED 智能燈。據有關部門研究數據可知,如今城市照明問題所產生的能源浪費日趨嚴重,占據城市能耗的90%以上。如果使用LED 智能照明,大概可以節省13%的能耗,可節約大概220 億度電,可降低2 420 萬t 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LED 智能照明燈要比傳統的節能燈更加節能、環保。LED節能燈不僅耗能少、壽命長、沒有污染,而且可以利用其特性進行感應設計,利用其對自然光源的感應來自動控制燈光的開關和亮度。比如,在陰雨天氣下,環境比較昏暗,可以自動觸發LED 的開關來選擇性進行照明;當天氣晴朗時,環境中的光源充足則會自動關閉開關,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光的需求,還可以及時開關電源,做到節能、環保。而且LED 是一種新的智能設備,可以在其終端上安裝各種檢測器和傳感器等,可以達到資源重復利用的功能[12]。
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低碳理念下城市街道景觀的改善,其改善程度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雖然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但是資源浪費、人口密集等環境問題接踵而至。這就需要將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景觀建設中,營造出更適合人們居住的綠色生態城市,為城市發展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