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思麗 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近些年來,EPC 總承包項目成為我國建筑行業廣泛使用的管理模式,要求承包公司在遵守合同要求的基礎上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與成本等,能有效促進工程進度與質量不斷提升。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對項目進行財務管理能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因此,EPC 總承包項目財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在當下的建筑企業中,預算管理已成為使用較為廣泛的工作方式。對于EPC 總承包項目而言,其本身具有周期性的建設特點與較為充足的資金數額。因此,為了能更好地了解整個項目的財務狀況,我們必須做到保證財務行為的統一性與規范性。在EPC 總承包項目最初建設過程中,就要重視預算管理工作,重視成本控制與付款總預算工作內容。在實際完成項目建設時,常常出現實際支付款項與合同所標支付款項存在差距,各期工程的實際成本與預估金額之間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進行預算編制時,必須將這些全部分開進行編制,才能有效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時效性不斷提升。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EPC 總承包項目的總體預算費用,其中包括與工程項目建設相關的辦公、差旅等費用。只有重視預算管理的作用并充分發揮其價值,才能有效解決EPC 總承包項目中的財務管理問題[1]。
在簽訂經濟合同時,應保證安排專業的財務人員參與整個簽訂過程,為事前監督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也能在合同談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使財務結算的方式更加符合企業利益需求,還能有效保證收支配比的合理性。
EPC 總承包項目的資金來源多半是業主支付的工程款項,因此,承包企業應及時與業主聯系,按照合同約定提供工程進度報表,以便于在良好溝通的基礎上保證工程結算的及時性。企業在結束工程建設之后,必須及時收入相關工程保證資金與索賠款項,以便于提高項目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
對于分包工程款的支付,要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工程驗收,等到工程驗收結束之后,再按照工作量的多少支付相關的資金。除此之外,購置設備、原材料使用的資金需要嚴格按照實際工程情況來支付,保證設備與原材料的使用數量滿足工程實際需求,以免出現虛報、假報等問題。
設計工作是整個項目工程開展的主導環節,設計的文件、圖紙將會使整個工程正常開展,并可作為材料采購的根本依據。我國項目承包企業設計師一般都是從設計院畢業的專業人士,因此,在開展EPC 總承包項目設計工作時,對其工作質量的要求便會不斷提升。因此,企業需要整合內部的相關資源,促進設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將企業本身的設計優勢逐漸轉變為成本優勢。
在進行原材料、機械設備的采購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選擇,并保證能“貨比三家”,選擇價格、質量最優的廠家合作。施工企業應重視對原材料及機械設備的使用與保存,保證在此方面能減少成本支出。在招投標過程中也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選擇分承包商,避免出現內部抉擇的招投標過程而嚴重消耗項目成本。
企業需要進行嚴格的內部控制,從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利用內部控制體系對其進行監督與管理,并安排建設人員參與到培訓中,全面提升建設人員的專業素質[2]。
竣工決算報告是指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陳述,而這些工作內容也是準確核算資產價值的根本依據,必須要重視工程竣工之后的決算工作。有關部門需要全面了解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收支情況以及資金使用情況,并事先預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消耗的資金項目,能有效避免資金浪費的情況出現。工程所獲得的利潤收益是需要以竣工項目的評價機制為基礎進行考核的,應在項目正式開始實施之前明確預算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消耗的成本與最終可能獲得的利潤,項目正式竣工之后能獲得的盈利部分便是實際獲得的利潤。整個過程可能影響利潤收益的因素較多,如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成本與風險控制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因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完成利潤、計劃利潤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對其中出現差距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以便作為項目考核小組與項目經理完成工作的重要根本。
在項目財務管理過程中,發揮EPC 總承包項目管理模式的作用極為重要,因此,EPC 總承包項目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應用EPC 總承包項目管理模式時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全面提升項目建設效率,從根本上提高項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