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 劉淑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靈活運用教學資源,從學生的認知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利用問題來引導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能深入探索,從多個角度分析所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求知欲驅動下主動學習,實現核心素養下的高效數學教學。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疑惑時會主動思考和分析,通過深入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利用問題讓他們深入思考,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教材中的重難點出發設計問題,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路,使他們能夠在獨立思考、分析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時,教師可以提問:學校每個年級有30把笤帚,六個年級一共有多少把笤帚?利用學過的整數乘法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他們快速說出答案。之后引入新知識,讓學生利用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索,親歷小數乘整數的推導過程,讓他們深刻掌握算理。
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后,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教師要表示肯定,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主動探索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發現創新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讓學生解決數學題目時,要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分析題目,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尋找快捷、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教師可以給出以下題目:超市運來蘋果和香蕉各3箱,共重150千克,蘋果每箱重30千克,香蕉每箱重多少千克?在解決題目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后,教師要讓他們嘗試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分析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題目。通過運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問題,學生深入理解了這些知識,提高了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高效率,需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讓他們學會分析教材中的知識點,能夠自主推導數學公式,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題目,掌握科學有效的數學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還能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探索,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它們在“我要學”的主觀意愿的情況下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在學習中不斷深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時,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預習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預習,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基礎知識,對重難點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在課堂學習時,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學習,促進他們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在預習時,教師可以設計預習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逐步深入地掌握數學概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題目。
學生掌握了所學的數學知識后,需要做練習題來鞏固和強化所學的知識。在設計題目時,教師要改變讓學生大量做題的方法,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典型的題目,讓他們掌握每一類題目的解題思路,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對于比較難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找到解決方法,讓他們有效掌握所學的重難點知識,并能用這些知識解決數學題目。
在開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時,教師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導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對教學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到教學改進的方法,使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提高學習能力,促進他們核心素養的發展,實現有效性教學向高效性教學的轉化。在構建高效性教學時,教師要從以下方面進行:1.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習態度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多鼓勵,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取得的進步要多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習內動力,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不斷深入探索數學知識。2.關注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相互之間發生作用,才能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順利掌握新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教師要培養他們歸納總結知識點的能力,把每個單元的數學知識點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建立起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能快速地從知識結構中尋找有聯系的知識點,促進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引導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引導讓他們掌握學習方向,確定學習目標,在問題情境中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掌握知識的本質,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下理解數學知識,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通過對教學的精心設計和有效指導,小學數學活動能夠高效完成,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