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實驗學校 陳小平
在上課伊始,大部分學生還無法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此時其思想也是較為松懈的。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立足課堂導入的價值,探索各種方法,嘗試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并使其對所要學習的新知產生濃厚的探究價值。但是,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為了節約課堂時間,在課堂教學之初,就將所要講授的新知內容堆積在學生面前。對于對新知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課堂導入是低效甚至無效的。甚至一些學生在后續的新知教學活動參與中,也難以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探究興趣,直接影響了本節課的教學效率?;诖?,我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課堂導入的價值,對如何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下面,我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我所使用到的導入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所謂的復習導入法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溫故知新”,其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初,教師能立足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利用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發揮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儲備的作用,以舊引新,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驅使下,自主地對新知內容進行探索。如此導入,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對新知內容的陌生感,還會在新舊知識二合一的情況下,降低新知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避免畏難情緒的出現。
以“二元一次方程”內容教學為例,我在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利用這樣的復習導入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回憶所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對以下方程進行判斷,辨別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4x-5;(2)4x-5=6;(3)5x-y=10;(4)x+3=4x-5;(5)x+3x-4=0。在這樣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自主地調動其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一元一次方程有關的內容進行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其還可以對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方程的區別產生感性的認知,以此為其在新知教學活動開展中加深對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直接導入法是指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之初,教師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語言的作用,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明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并在此過程中向學生與新知內容有關,且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以此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感性的認知。
以“相反數”內容教學為例,我這樣利用直接導入法將新知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
師:通過前面幾節的學習,我們對負數有了一定的認識,自此整數包括正整數、零、負整數,分數包括正分數、負分數,而整數和分數的結合構成了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有理數。在本節課中,我們需要一起學習一個新的概念——相反數。(在黑板上做出板書)
在這樣簡單的語言描述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之前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回憶,還可以在我的引導下了解到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以此增強本節課活動參與的針對性。
情境導入法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之初,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立足教學所需,為學生準備一些與其生活有密切聯系的資料,以情境再現的方式將其直觀地展現出來的教學方法。在導入活動開展中應用情境導入法,不僅可以實現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展現,還可以使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對所要學習的新知內容產生感性的認知,甚至可以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總結出新知內容,以此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以“圓”內容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初,立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其對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車輪、太陽、杯子蓋等形狀進行回憶,以此在已有生活經驗的驅使下,使其在腦海中自主地建立圓的形象。接著,我則引導學生將課前準備好的紙張、圓規、繩子等拿出來,以小組為形式討論畫圓的方法。在小學階段學生就學到了與圓有關的知識,此時其會在已有知識儲備的驅使下,自主運用圓規畫出圓,有的會用一條繩子綁住鉛筆,將繩子的一段固定住,然后移動鉛筆,進而得出一個圓。在學生畫圓的過程中,我引導其對所畫出的圓進行對比、分析,看看這些圓有何特點。在這樣的親身參與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還在親身體會中得出了圓周上的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如此有利于其加深對圓的概念的理解。
懸念導入法是指在數學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教師能立足新知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為其創設一些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產生疑問,用疑問來激發其數學思維的積極性,以此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感知新知內容的教學方法。
以“多邊形的內角和”內容教學為例,我在導入活動開展中,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將一個多邊形減去或者增加一條邊,其內角和就減少或增加180°,假如將一個多邊形減去一個角,那么,此時它的內角和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該問題剛提出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摸不著頭腦,此時,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對學生進行了這樣的指導:
師:大家可以拿出一張,在上面畫出一個四邊形,將其中的一個角剪掉,再觀察這個圖形。
生:在剪去一個角之后,這個四邊形增加了一條邊,變成了五邊形,其內角和增加了180°。
師:觀察得很好,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情況呢?
生:這個四邊形也可以變成三角形,此時其內角和就會減少180°。
師:是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僅僅從一個角度來進行思考,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探究,如此得出的結論才具有普遍性。
在這樣的導入活動參與中,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其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而且,在學生的動手操作過程中,其可以自主地對新知內容進行探究,在建立感性認知的過程中,促進其數學思維的發展。
演示教具導入法是指在初中數學導入活動開展中,教師充分發揮直觀教具的作用,向學生展示實物、圖片等,以此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使其對這些事物進行觀察,從而探究到與新知有關的內容的教學方法。
以“探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內容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掌握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在導入活動開展中,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向學生直觀地展現了兩條直線,然后,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拖曳功能,對這兩條直線進行位置變換。直觀的操作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引導他們分析這兩條直線在一個平面內有何位置關系。在這樣的導入活動開展中,學生不僅獲得自主探究的機會,還會在觀察、探究中對新知學習內容產生感性的認知。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我在初中數學導入活動開展中,還會利用游戲導入法、類比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等。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利用不同的方法將新知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調動其新知探究興趣的基礎上,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之中,以此使其在積極情感的作用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