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北學校 杭 靜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養這一教學觀念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由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等內容構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了關鍵位置。初中數學教師應當著眼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數學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復雜的數學知識與豐富多彩的生活元素進行融合,借助趣味無窮的生活情境,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借助生活元素啟發學生邏輯思維,帶領學生抽絲剝繭,增強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等式的性質教學中,教師可創設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等式的兩個性質。首先,教師拿出生活中常見的天平,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兩個質量相等的砝碼,使天平處于平衡狀態。通過這個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相等”的概念。其次,再將幾個質量相等的砝碼分別放入天平兩端,并隨后在天平兩端分別減去質量相等的砝碼。通過這兩個步驟,可以直觀觀察到天平兩端分別加上、減去相等質量的砝碼仍然保持平衡。最后,數字運算,將砝碼個數轉化為數字,通過數字相加、相減,引導學生體會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分別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字,結果仍然相等。如此一來,學生就可在這種生活化的情境中,一步一步地掌握等式的性質,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掌握數學知識,這種方法建立在學生認知的經驗上,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維的開端,是能動認識數學知識的起始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學生的自主思考。教師可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構建數學模型,如此一來,既可以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還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水平。
例如,在不等式教學中,教師可如此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建模能力。首先,提出問題:已知一次數學競賽有30道題目,規定答對一題得4分,不答或錯答扣1分,某個同學得到了90分(或90分以上),那么這個學生至少答對了幾道題?其次,設未知數,列不等式組。設該同學至少答對了 x 道題。根據題意可知,答對x道題可以得到4x分,而該同學答錯了30-x道題,減去了(30-x)分,所以可以得出不等式4x + (30-x)×(-1)≥90,得到答案x≥24。最后,檢驗結論,將x≥24這個結論代入題意,并將x=23進行驗證,可以得出結論正確。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設未知數,列不等式——檢驗結論”中構建不等式模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數學模型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掌握數學建模方式,進而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體會了數學建模的全過程,如此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建模能力,更培養了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初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特點,可以直觀、形象、具體地展示抽象的數學知識,不但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直觀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圖片:將一個三角形,經過翻轉、平移,得到一個新的三角形,把這兩個三角形置于方格網中,通過點擊圖片,引導學生體會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思考下列問題:這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嗎?這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嗎?這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頂點可以完全重合嗎?學生根據多媒體圖片,可以一目了然地發現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對應頂點可以完全重合,如此一來,學生就可直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這非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素養。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直觀呈現了幾何知識,借助具體的圖形展示了數學知識的本質規律,如此不但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素養,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如果教師只重視成績、做題,將成績作為唯一指標,那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就是空口說空話,沒有任何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核心素養要求,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落腳點制訂一個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機制,促使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
例如,在有理數教學中,教師可立足三維教學目標,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全面評價:①知識與能力:掌握有理數的概念,理解有理數的分類標準(包括整數,即正整數、0、負整數;分數,正分數、負分數),認識“0”在有理數中的作用。教師可運用一些與有理數相關的問題,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有理數知識,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數據分析素養。②過程與方法,教師可運用一組有理數數字,讓學生討論如何開展有理數分類,以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有理數的分類標準,是否學習了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③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可運用數軸、有理數的分類,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對稱美,促使學生感知數學學習的魅力,進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直觀想象素養。④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可借助一些簡單習題,檢驗學生是否參與了課堂學習,是否發揮了自身能動性,如此可培養學生數據分析素養。
因此,教師可通過一個系統的教學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反思,促使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進而有助于增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數學核心素養,通過生活經驗、多媒體技術、問題情境和教學評價等方式實現數學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相潤相通,幫助學生達到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學習能力共同進步的高水平數學學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