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初中 沈軼群
在當前新的發展時期下,如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地位,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環境成為我們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必須要考慮的一方面內容。生本教育是當前新課改推行下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念,其更加關注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有效體現。通過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對于生本理念的有效滲透,其可以更好地提升數學的教學成效。問題情境的創設,這一直是初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要求,對于生本教育理念進行有效的滲透,具備更強的有效性。
從教師觀的角度來說,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上,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合理的幫助,但是并不能占據主導地位,強行完成思維和知識的灌輸,而是利用輔助和引導的手段來完成整個教學的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并且讓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知識的海洋,讓學生自由地對知識進行探究和汲取,如果學生遇到困難,教師則給學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導和幫助,并且注重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態度,從人性化的角度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給學生充分的關心和幫助。生本教育理念本身提倡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的充分尊重,在新知識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本身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并且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來進行學習,從而達到體現學生學習本能和天性的目的,讓教育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展現和發揮。主體性地位的有效強調,這是生本教育理念應用的核心,同時也是實現學生被動學習狀態逐步轉化為主動學習的重要路徑。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工作推行的環境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如何能夠得到有效的強調,這已經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當中所廣受關注的一個重點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是課堂的重要主導,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通過對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讓學生本身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得到更好的體現,并且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跟隨教師教學的節奏和步伐,保證整體數學知識的學習成效。生本教育理念在具體應用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完成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初中階段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對于一些數學基礎不佳和認知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往往會給他們的學習過程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在生本教育理念應用下,教師本身可以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訂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和內容,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揮,讓學生更好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可以說,對于當前數學學科活動的開展來說,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是具有良好使用效果和應用空間的,積極推進相關的教學研究是具有重要時間價值的。
第一,構建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對初中階段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說,教師本身應該實現教學角色方面的轉化,從生本教育理念的角度出發,扮演成一名教學的輔助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全面關注學生自身能否得到有效的成長和發展,在課堂教學上應該對師生關系進行轉變,打破以往教學理念的制約,構建一個更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多方面的準備,塑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本身改變以往對于教師的看法,能夠更加主動并且積極地參與整個知識的學習,完成自主的探究,對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特征進行更好的展現。例如,在對“梯形”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嘗試拼一拼和量一量,怎樣利用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這之后,教師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進一步進行引導:為什么在對梯形面積計算的過程中,需要除以2?這一系列問題的設定,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考方面的指引,同時學生也能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來對本質進行學習了解,給予了組內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對學生學習效能的發揮來說十分有幫助。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氛圍當中,學生本身能夠進行自主的實踐和探究,并且對于其中的知識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教師在最后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修正學生的答案,這樣就會輕松地完成整個教學目標。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問題情境創設的一個重要準備,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做好充分的重視,并且給學生自身能力發展一個良好的支持,讓學生能夠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氛圍當中,更加主動地展現自我。
第二,從生本的角度來完成問題的設計。在這個問題設計中,教師應該保證問題本身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能夠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究,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當中。教師在問題的準備和設計上,應該基于所學內容給予學生思考以一個良好的切入點,在實現新的知識有效聯系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對于“圓”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結合我們實際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輪胎、盤子、籃球等常見的物品來進行思考,讓學生想一想這些物品和哪種圖形有關聯。這種從學生生活的角度出發,選擇常見的物品來引導學生思考,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從自身生活經歷的角度出發對問題進行探究,后續問題情境的構建也就自然能夠保證其應有的成效。
第三,合理地對學生問題思考過程進行點播。相對其他學科來說,數學的知識點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點,并且很多知識點的學習和問題的解決上,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初中階段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對于一些具有較強探究性問題的解決和思考的過程當中,學生很容易遇到一定的障礙。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入手,對于學生進行合理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本身在獲得探究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例如,對于三角形內角和知識相關數學概念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設問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結合以往三角形驗證方法來思考相關的問題,同時配合一些附加問題,讓學生利用輔助線來進行驗證和思考。在進行引導的過程當中,學生本身不僅可以得到思維方面的有效拓展,同時他們也能夠形成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完成知識方面的吸收,同時對于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來說,也是具有十分重要影響的。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問題情境能否得到有效創設,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在具體教學上,我們應該對于生本教育理念進行合理的滲透與應用,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導向和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