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陳亞囡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初級專門人才”,所以推進能力教育是現今職業教育的主要指導思想,數學教育作為中職教育中的主要文化課程之一,也要著眼于培養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的訓練。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下,如何將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成為中職數學課程改革的需要。在中職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不是簡單地把利用粉筆、黑板傳遞的文字知識搬到多媒體課件的屏幕上,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突破教學的難點。數學是有關于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中職數學教學內容相對于普通高中的數學內容而言,要簡單很多,更加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及生產的聯系,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產,也服務于生活和生產。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很大一部分人會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因此數學要發揮工具性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設計一些讓學生能學習到用數學方法和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用途,并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數控專業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內容是電腦制作的圖紙,這時利用多媒體將他們在專業課中學到的圖紙展示在數學課堂上,由于熟悉,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學解析幾何的實際應用時,筆者針對數控專業的學生,開設了一節“直線方程在加工零件時控制尺寸上的應用”,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個不規則的零件圖,要求學生計算出孔心到零件邊緣的距離,而圖中尺寸只有部分邊長的距離,這時教師利用電腦當中的畫圖工具可以很快做出一個以孔心為圓心的坐標系,然后將這個不規則的零件圖分成幾個部分規則的數學幾何圖形,根據數量關系就可以求出孔心到邊緣的距離。
計算機最大的優勢是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及速度,以及進行更高級的統計運算,中職學生是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他們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在計算課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再是口算、筆算,而應該是會用計算機中的軟件進行更高階的運算,并要學生對運算結果進行有效分析。在眾多的數學教學軟件中幾何畫板是比較流行的,運用幾何畫板可以創設實驗情景,既能讓學生參考,又能使煩瑣的運算過程變得便捷,并能讓學生通過做數學實驗去主動發現、主動探究數學規律,有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念》的內容時,一般為了讓學生親自感受到概率的規律,會做一個拋硬幣的實驗,將實驗次數和正面朝上的次數記錄下來進行分析,這個規律只有在非常大的數據基礎上才能得到50%的規律,在沒有信息技術的情況下,都是用筆計算并描點畫圖,當有了計算機時,教師可以直接將數據錄入電腦,電腦會自動生成數據分布圖,不僅提高了準確率,而且數據更加直觀化,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操作技能。
數學當中有很多的函數圖像的概念和圖形的規律在理解上是有難度的,并且某些函數圖像的概念是非常相似的,對于這些知識,教師如果只是在黑板上畫出一些簡圖,學生很難形成準確的概念,通過信息技術在展示這些數形結合的概念時會有非常大的優勢,而且對于一些相似概念也能給出比較準確的區別與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動態的數學教學軟件,比如幾何畫板進行講解,在計算機當中輸入數據,這個教學軟件就可以動態展示它們的準確函數圖像,及其關鍵的信息,如對稱性的特點,比如它們是點對稱圖形,還是軸對稱圖形,它們的對稱軸與對稱點分別是什么?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圖片功能,將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對稱圖形的例子展示出來,比如蝴蝶、建筑物、商標標志等。這樣的情景生動而形象,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能幫助學生理解那些抽象而乏味的概念。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也改變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變革了教學手段。中職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以更方便理解、更加直觀的形式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生產之間的聯系,讓數學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