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胡 清
學科的關鍵能力是指在眾多的能力要素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能力,而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其核心能力就是數學運算能力。因此,我們針對“學科關鍵能力的厘定、評價及培養——以小學數學為例”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運算能力一直是數學能力的核心和基礎。從學科關鍵能力的厘定標準來看,數學關鍵能力中的運算能力包含了抽象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等諸多能力,具體體現在對數學題目的理解和利用簡便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方面來看,幾乎85%以上的數學題目都是依靠運算來考核和評估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的。由此可見,數學運算能力已經被廣大的小學數學老師認定為數學學科的關鍵能力。
除了從以上幾個層面我們可以認定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科的關鍵能力外,運算能力被認定為關鍵能力也是小學數學學科本身的要求。一是小學數學中的整數計算、小數四則運算、分數四則運算、混合運算以及一些運算定律幾乎占據了整個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以上;二是在數學運算中囊括了口算、筆算以及估算等運算方式,而這些運算方式可以在今后更加深入的數學學習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三是數學運算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拓展,而且還可以養成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是全面提升數學學科素養的基礎保障。
基于此,我們將數學運算厘定為小學數學學科的關鍵能力是非常符合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和學生能力培養需求的。
根據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可以劃分為三個水平等級,因此我們在對小學數學運算能力進行評價時也要按照這三個水平等級來進行。
第一個等級是全面了解運算的水平,即學生對數學運算的含義有一個初級的認識和了解,進而對運算法則、運算公式、運算定律與數學題目之間的關系有一個較為精準的認識,也就是說知道為什么用這個運算公式或者運算法則、運算定律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第二個等級是應用運算的水平,即學生在全面了解運算含義的基礎上,通過日常的數學習題練習,形成的一種能夠解決一般數學問題的計算能力。該水平階段包括了學生的基本口算、筆算以及應用運算定律、公式和法則的能力。
第三個等級是綜合運算的水平,即學生能夠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多種運算公式、運算法則、運算定律,同時還可以準確地篩選出最為簡潔、準確的運算方法。
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和發展的,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擁有了高漲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才能自主地投入學習中去,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要想全面激發小學生的運算興趣,首先,老師要善于運用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來活躍課堂氛圍。如老師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一些口算題目,將學生劃分為若干比賽小組,看哪個小組口算的題目最多,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算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運算程度來編撰出一些數學運算的小故事和情景劇,如“商店購物、請客付賬”等節目,讓學生在精彩的情景表演中,鍛煉和提高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需要老師長期的教學實踐和堅持,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運算耐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百折不撓的學習意志和持之以恒的運算耐力。而要想提升學生的運算耐力,首先要先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因為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只有口算能力提高了,筆算的速度和質量才會提高。如將課前五分鐘設計成“我是口算小超人”環節,老師根據課本內容設計口算題目,然后讓學生輪流口算。這樣既可以為該堂課的成功導入奠定基礎,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口算水平、養成口算習慣。其次還要針對小學生喜簡厭難的數學運算心理,通過一些“巧算比賽、趣題求解”等活動方式來讓學生體會數學運算的內涵和魅力,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數學運算的成就感,長期堅持即可提升學生的運算耐力。
在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的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運算的方法,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首先,老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運算態度,不管題目簡單還是復雜都要認真的去對待它;其次還要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在列整數相加或相減的豎式時要個位對齊,而在列小數相加或相減的豎式時則要小數點對齊。學生只有在日常的學習中養成了良好的運算習慣,才能不斷地提升其運算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關鍵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耐力、習慣等多個層面共同入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利用靈活的教學策略來進行培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