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殷夫中學 邵 丹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高的學科,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提問,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當中,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很多學生將教師和課本當作權威,自身質疑能力、主動提問能力相對較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改變現狀,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注重提升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主動提問能力屬于學生核心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十分關鍵,但是當前初中學生數學課堂主動提問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缺乏提問的勇氣。在傳統模式當中,學生的主體性被嚴重壓制,很多學生習慣性接受,習慣被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提問的勇氣不夠,很少有學生敢在課堂上主動提問。加上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很多學生本身心理比較封閉,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也不愿意主動說出來,導致初中生主動提問能力普遍較差。其次,存在僥幸心理。在學生階段,很多人害怕提問,害怕因為自己回答錯誤而被他人嘲笑。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這些問題自己不提,其他同學也會提出來,或者教師能夠自己發現。部分學生則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不夠分量,過于簡單等,會被同學看不起。在種種心理的影響下,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最后,提問機會比較少。傳統教學模式在我國實施時間比較長,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當前,依然有很多初中數學教師沿用了傳統教學理念,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沒有給學生提問空間。部分教師雖然給了一定的空間和提問機會,但也是部分的,沒有全面普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將得不到提升和發展,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但是相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增加了很多抽象性的內容,學生自身的思維模式也需要完成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困惑。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時,需要鼓勵學生在遇到困惑的時候,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也能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本質,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浙教版“二次函數的圖像”的相關內容教學中,學生很難靈活掌握和運用二次函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引導學生去探究二次函數的畫法,通過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圖像,類似“y=x2”“y=x2+1”“y=(x+1)2”等,讓學生觀察其中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更好地解決自身的疑惑。
探究式教學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方式,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因此,初中生數學課堂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當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保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浙教版“簡單事件的概率”相關內容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現重復計算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現思維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通過探究合作的方式找到答案,從而進一步鍛煉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
在任何學習教學中,教學評價都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在培養初中生主動提問能力時,教師還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來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對于敢于提問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給予支持,并且重視學生的提問,否則很容易打擊學生提問的自信心。此外,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還可以引導其他學生進行回答,通過互問互答的方式,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
例如:在浙教版“探索勾股定理”相關內容教學中,學生一般會提問:“勾股定理在其他三角形中是否也同樣適用?”“勾股定理運用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首先應該積極肯定學生敢于提問的態度,并且高度關注,引導學生明確提問的意義和價值,幫助學生解答,最后告訴學生以后遇到問題積極主動提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得到鼓勵,提問積極性也會被激發出來。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十分關鍵,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困惑時提問、運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提問、運用多樣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提問等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