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民主小學 楊 柳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創新的果實。”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創新能力是未來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創新教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然而,一些教師卻對創新教育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創新教育就是創造思維訓練的教學,創新教學就是在原有教學中添加一些創新實踐活動,所有啟發式教學就是創新教學。其實不然,創新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創造性揚棄,顛覆了原有的教學模式,革新了陳舊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要全面發揮學生主體精神,發展學生個性品質與智能。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致力于創新教育,摸索出一套創新教學策略。
創新教育堅持主體參與原則,學生是創新教育的對象,同時是創新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包括教育活動的選擇與設計,都能夠以主人的姿態參與其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創設主體創新環境,給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時空。
主體創新環境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以愉快有趣的活動為載體。主體創新的環境具有開闊的自由想象空間,學生擁有大膽提問的機會,富有懷疑批判的勇氣。要實現學生主體創新,教師要做到讓引結合,既要讓出課堂位置,讓出教學時空,讓學生自主猜想,又要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踴躍交流,實踐創新。例如,在教學《間隔排列》一課中,我通過男女生記數比賽導入,在輕松活潑的比賽中引入“規律”概念,接著為學生創造了“小兔勞動”的場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觀察情境圖,自主探尋圖中物體的排列規律,在探究過程中,我沒有干預學生的活動,而是放手讓他們活動,學生自由地討論交流,積極動手操作,通過圈一圈、擺一擺等方式,分別探索出小兔和蘑菇、木樁與籬笆、手帕和夾子的間隔排列規律,并且學會了根據一種物體個數計算另一種物體個數的方法。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開啟了啟發式教學的先河,啟發式教學是針對“灌輸式”教學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通過教師的引導啟迪,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創新問題解決的路徑,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問題的自我解決。然而,有些教師的啟發式教學陷入一種極端,反而變成一種“偽啟發”,成為變相地“灌輸式”。
啟發教學模式有一種誤區: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線索,學生根據線索亦步亦趨地獲得正確結果。該啟發式教學,教師啟發過多,引導過度,學生沒有自由想象的空間,不利于創新意識培養,實際是封閉的教學,是一種“假啟發”,實屬“注入式”。我們要革新啟發教學模式,施行以創新為指向的啟發式教學: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背景信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自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圍繞方案開展實踐性探究。該啟發式屬于開放教學理念,學生獲得自由想象的空間,自主探究的機會,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怎樣滾得遠》一課中,我首先給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場景圖:利用斜面從卡車上往下滾油桶,學生在觀察交流中發現:有的斜坡滾得遠,有的斜坡滾得近,提出“怎樣滾得遠”的探究主題,我啟發學生可以利用實驗的方法去探究,之后引導學生猜想:“地面與斜坡的角度是多少時物體滾得遠?”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親自動手開展實驗操作,搜集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適當的啟發為學生的探究指明方向,充分地讓學開放了課堂,凸顯了主體探究精神,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更多機會。
創新教育既是指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教育,同時又是一種個性化教育。“每個人至少有7種不同的智能,不同的人可以獲得不同的發展。”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論為創新教育提供了支撐,多元智能理論要求在創新教育中堅持個性化原則,創新教學要基于學生個性潛質差異,要求我們創新評價手段,建立多元評價觀,忌諱用單一的標準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如以考試為唯一方式,以分數為唯一指標。
評價具有導向激勵價值,評價可以激發學生情緒,激活學生思維,啟迪學生創造,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創新的一種有效手段,多元評價有助于激勵學生創新意識,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為創新教育保駕護航。多元評價體系包含內容、對象、方式的多維度,評價內容多元化:知識性評價,技能性評價,實踐性評價;評價對象多元化: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口頭評價,書面評價,網絡評價。我在數學教學中借力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提高創新教育的實效。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單元教學結束之后,我讓學生自己梳理單元學習內容,通過繪制知識地圖的方法來展示各多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為了激勵學生創作出脈絡清晰、富有個性的知識地圖,我在組織了課堂評價后,還將學生的作品發布到班級微信平臺,讓學生、家長參與網絡評價,要求從知識點的完整性,結構的層次性,以及繪畫的表現力等方面綜合評價,評價主體、內容、形式的多樣化讓教學評價更加開放,促使學生不斷改進和創造新的知識地圖,同時全面地評價了學生的數學素養,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教育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為宗旨,是全面發展學生智慧的教育,是一種全方位過程的教育。讓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創設主體創新環境,革新啟發教學模式,構建多元評價體系,讓創新教育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