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虹
“2 019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境穩中有變,紡織行業運行壓力將較今年有所加大,出口形勢不確定性增強,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更為迫切。”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春在2018年11月30日于河南舉行的2018紡織智能制造發展論壇上一語道破2019年棉紡織業的發展形勢。
當前,我國進入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及國內成本,環境等一系列壓力,棉紡行業如何明確形勢,進一步健康發展?此次論壇匯聚眾多企業,就上述問題展開交流。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在致辭中指出:“今年以來,紡織工業增速繼續延續一個回落態勢,但是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型發展出現了積極的勢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質量效益,向中高端升級,增強創新的驅動,培育技術、質量、品牌為主的核心競爭力,是紡織產業發展的新空間。紡織行業正處于動能轉換、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的攻堅期,最近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增強了行業和企業家的信心。從明年看,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中國的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根本的變化,工業經濟發展韌性強,產業配套體系完善,持續推進制造強國戰略沒有變,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形成的新動能,對工業的支撐作用在持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明年,紡織行業將推進質量、效率和動力的變革,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指出,總體來看,2018年全年,紡織行業仍將總體延續當前的平穩運行態勢,主要運行指標基本保持目前增長水平。2019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境穩中有變,紡織行業運行壓力將較今年有所加大,出口形勢不確定性增強,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更為迫切,必須著力提高生產效率和抗風險能力,方能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光大證券研究院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孫未未對“穩中有變”的大環境下,2019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如何應勢而為”問題做出解答。她談道,紡織服裝行業上游下游具備不同特點和屬性,下游的品牌服飾行業從長期來看,對標國外,行業空間、集中度及龍頭份額待提升,存在較大發展空間。中短期來看,正負向多個因素交織,行業走出調整現復蘇,收入端受零售影響有一定壓力。上游的紡織制造行業從長期來看,行業景氣度下行、產能轉移為趨勢,龍頭有望通過全球化布局勝出,長期棉價供需格局決定下行趨勢,短期棉價受需求、新棉供給等多重因素影響,短期出口好轉且受益貶值,但需關注貿易摩擦影響及后續走向。

不論內部環境和外部壓力如何,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做法似乎已經達成共識,成為行業邁向未來的不二選擇。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巡視員姚延嶺道,下一步,河南紡織業將以智能化改造為引領,繼續推進三品戰略深入實施,推動消費品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力提高紡織行業技術創新和創意設計能力,促進增品種,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促進提品質,組織多層次品牌培育,促進創品牌;要營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曄珺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建議企業立足高質量,布局全球。她指出,近百年來,企業就專注于做一件事,紡紗織布,精心打造優質紗、精品布,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定位做高檔產品,爭高端市場,紗線產品充分體現科技、時尚、綠色的特點。她分享了無錫一棉的發展經驗:不忘初心,以工匠精神紡特高支系列紗線;高端立足,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自主品牌;高效管理,從自身需求出發,通過智能制造、創新管理,將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度融合,利用大數據為管理服務。她分析了當前企業走出去發展的動因,中國制造業的生產要素,如勞動力、成本、競爭因素等優勢在衰弱;“一帶一路”的國家政策帶來企業發展新機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勞動力充沛、外貿環境優厚、激勵政策吸引、市場潛力巨大、原料優勢明顯。
中小民營企業應該如何釋放企業活力與創造力,發揮自身“壓艙石”的作用呢?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對梳理器材元件生產研發實現全覆蓋的企業,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梳理器材產能與銷量并居世界第一。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賢良分享了金輪針布的發展概況和管理經驗,他同樣認為聚焦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民營企業突破困境的必然之選。他說,金輪針布創立以來,發展始終圍繞著紡織梳理器材,覆蓋所有產品檔次和細分市場,依托“四位一體”研發平臺,創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建立精準營銷平臺,以實現金輪針布“引領梳理器材行業發展,助力全球紡織產業進步”的使命和“成為全球梳理器材領導者,顧客的首選供應商,員工熱愛的工作和成長平臺”的愿景。
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常務會長袁建龍作了題為“高質量發展助推河南紡織產業深調整”的工作報告,談到產業發展高質量特征突出話題時,他從繼續支持棉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化纖產業鏈向縱深發展;終端紡織品企業細分市場,占領行業發展高地;針織、印染行業取得新突破;紡織學科發展成績斐然;行業服務平臺職能突出等方面進行了概括。他談道,河南紡織行業將在“企業家精神”和“大工匠及創新精神”的引領下,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新要求、新態勢、新內容,促進紡織工業發展轉型升級。
通過智能化設備改造工廠,優化企業生產水平和效率,減少勞動力成本,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和高品質,這些做法已經在紡織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有了成功經驗。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張炎生作了題為“智能紡紗解決方案助推河南棉紡產業升級”的主題演講,他分享了棉紡織全流程智能紡紗解決方案的特點與優勢。智能化紡紗設備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流程短產量高、柔性化品種適應性強、信息化生產管理系統等智能特點。智能紡紗自動化生產線不僅改變了企業用工多的情況,而且還減輕了勞動工人的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保姆一站式服務破解了配套環境差的難題,彌補了技術人員缺少的不足。最后張炎生對棉紡織全流程智能紡紗解決方案進行了未來展望。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肖光偉作了題為“生產中如何更好發揮梳理作用”的主題演講,他從原料分析、產品要求、工藝設計及驗證等角度,分享了發揮生產梳理創新作用的重要性。他指出原料是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同時又是紡織成本當中的大戶,原料選擇應該注重內在品質、可紡性、差異化、可變性,同時,還應當分析客戶需求和產品標準的對應關系,通過試驗數據確定原棉、質量、成本之間的關系。
河南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榮輝作了題為“以優質錠子產品,滿足管理、創新和發展需求”的主題演講,他對河南二紡機股份公司進行了介紹,分享了棉紡錠子產品的功能與應用,指出轉型升級的共同目標在于:生產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術與市場緊密融合;開發新型高速錠子,滿足細紗高速化。李榮輝指出,與主機企業和紡紗需求協同發展相一致,主機企業與錠子企業及用戶企業的協同發展是未來發展的大格局。
鄭州棉花交易市場副總經理王保奇作了“創新引領市場發展 合作共促國棉騰飛”的報告。他表示,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是以互聯網科技為載體、以現代商品物流為支撐,以電子商務為手段,以公平、公正、誠信、共贏為原則的棉花現貨電子交易服務平臺。
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玉峰作了“新型高效專件器材 提升質量的優勢分析”的報告。他對高效梳理器材發展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一是梳理要求不斷提高,即要求棉結、雜質清除率要高,短絨增長率低,纖維損傷少;二是纖維原料多樣化,纖維混紡組分多,不同纖維摩擦系數差異大,增加梳理難度;三是各種新纖維行業持續發展,即技術多樣化、纖維超細化、品種差異化、支數超高化、品質高端化,質量要求由梳理轉向控制終端生產效率、布面質量;四是設備高效化、生產智能化,針布嵌雜、生產中脫網、纏繞,蓋板落棉多影響梳理效果;五是器材投入增加,即梳理器材不耐磨、使用周期短、維護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