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德文
18年前,技術業界開始對供應鏈感興趣,他們從中發現了操作系統與信息技術融合帶來的好處,并預測紡織服裝及其他領域的生產力都將得到大力提升,這將結束人類為生存而奮斗的傳統方式。今天果然如此,人類利用技術已開始捷足先登。
創造財富的經濟模式越來越依賴于技術,這點毋庸置疑。這不僅在于虛擬經濟,更在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對未來生產率增長的樂觀看法已被普遍認同,這種增長率首先是溫和上升,趨于平穩,然后再進一步上升。根據聯合國計劃署對人口增長的預測,這種生產力的提升意味著可能在本世紀中葉的某個時候達到極限。
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和美國生產率增長、美國勞工統計局生產力部門全球分析得出的結果,紡織服裝行業將在技術的推動下突飛猛進。
經詳細研究發現,人類總是趨利避害,他們已經處在追逐“更快,更好,更便宜”的供應鏈中,數字技術飛輪般標新立異,變化越來越快。有不少專家發現,人類已走上了美好未來的軌跡。不幸的是,這條路仍然很艱巨,過渡期的痛苦和人為的阻力也不可避免。然而,精靈一旦放出,就沒辦法再放回瓶中,這意味著人類擁抱未來,勢在必行,并在此過程中可做出更好的選擇。
在人類生命的下一階段來臨前,他們掀起的最后一次高潮莫過于“超越供應鏈”的運動了。專家提出這種理念的原因是,人類意識可改變一切,這是因為他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在未來5年內,人類的變化將呈飛躍式。
美國的數據顯示,100年前,人類食品與衣物的消費超過家庭收入的40%,而今天的比例僅為10%左右。人類能用更少的錢買更多東西,這是大勢所趨。正如聯合國數據所示,這一趨勢適用于全球。由此可以斷定,人類必將把更多的錢財用于非衣食住行的領域。
美國《福布斯》雜志認為,人類的生活品質還有待提高。倘若人類愈加依賴技術,那么人類的這一愿望將很快實現。早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人口不到現在的一半。經濟學家就擔心人口爆炸和大規模饑餓。然而現實恰恰相反,現今肥胖癥已成為比饑餓更嚴重的人類健康問題。
今天的服裝供給、飲食需求、居家電器、電子產品及幾乎所有其他可想象的大規模生產產品都已供大于求。這對人類祖輩來說是超乎想象的,而對我們今天卻已習以為常。據估計,人類將不再受物質需要的困擾。這使人類基于想法產生其他需求,隨之而來的是新需求應運而生,人類對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經濟不斷崛起。全世界將有20億人擁有創建和發行原創的工具,包括視頻、音頻、圖形和文本。美國行業標準機構數據庫的統計顯示,信息產品作為經濟組成部分可反映出未來的經濟增長模式。隨著新經濟的擴張,當今這一代消費者會更注重內容而非其他。美國商務部提供的信息也表明,產品的增長依賴于諸多數據。像美國Netflix和Spotify這樣的先驅公司更是先人一步,在新興經濟中殺出了自己的成功。他們采用超精細的個性化服務來提升用戶體驗,消費者可提前支付然后享受超值服務,這使因傳統成本產生的定價化為烏有。這種新興的模式支持數百萬計的藝術家輕松訪問互聯網微市場。新興經濟中唯一真正受限的資源是人類的注意力持續時間。
在物質已豐富,創新開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主打角色時,最令人垂涎的就是純創意了。多樣化若成為生活的調色劑,那么不久人類就會渴望獲得新穎的創意內容,而新穎的創意不是來自好萊塢、巴黎或紐約;極有可能來自非洲,這塊處女地人口將在本世紀中葉達到20億,毫無疑問,那里將成為創新的源頭。
全球收入分配數據庫(C-GIDD)與美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有一種共識,即非洲新興的中產階級將快速崛起,現有的小型創意產業具有大規模擴張的潛力。為期20年的消費者基礎設施建設高潮正在形成。其中中國在那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非洲的崛起是分不開的。在此基礎上,非洲將建立起龐大的創意產業,這些創意不僅涉及藝術領域,更要涉及與藝術創意相關的紡織服裝產業。
在非洲之外,其他“發展中國家”人口將產生同樣的效應。物質安全、成熟的貿易關系和透明度問題將浮現到桌面。這種趨勢最終將導致世界大同。

世界上發生的每個故事都有明暗兩面。富饒的經濟可能醞釀貪婪骯臟。思想的統治可賦予老大哥權力。非洲的崛起可能導致更多稱霸地球的現象。人類還需要避免麻煩,關鍵在于需要相互尊重。這意味著人類最終會選擇合作,而非競爭。
可以確信的是,光明的未來之條件已經成熟,因為人類的一大創意,供應鏈業的基石已經創建起來。它對無論是紡織服裝還是食品加工或其他技藝的創新,都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人類夢想的實現并不遙遠,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努力地實現自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