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桂丹
創新纖維的可持續性正以加速輻射的方式拓展領域,蘭精公司就是很好的一例。他們以追求高品質的植物和纖維素纖維聞名全世界。最吸引世界目光的是,他們研發的可持續性產品應用于更多領域和行業。最令人關注的方面在于:
全世界每年產出約500萬噸塑料垃圾,其中60%流入海洋,給全球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蘭精公司正看到其中的危害也同時發現了機遇,才能在開拓中找準自身的角度,促使很多國家政府和行業領袖尋找解決方案,尤其在歐洲和北美。在過去,業界的關注點僅限于與人們生活密切的消費類高級植物纖維,而廣泛應用于農業塑料卻被漠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日趨嚴重。今天,以蘭精公司為代表的世界先進企業在將應用領域向鞋類、技術紡織、無紡、包裝和過濾領域拓展的同時,也開始注重農業領域的創新應用。他們認為,植物纖維在農業上的應用前景更為可觀,原因是全世界的農民都在尋求保證成功經營的情況下減少塑料使用的方法。
從農場到菜市場,塑料使用幾乎浸透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農民使用的一次性產品,如薄膜、尼龍繩、包裝和其他物品,大部分都由塑料制成,絕大多數為一次性使用,用后就丟棄。在農產品的包裝上塑料使用也很廣泛:網、袋、標簽、薄膜和其他包裝材料通常也由塑料制成。除以上擔憂之外,隨著對有機和其他可持續食物來源的不斷青睞,消費者越來越擔心食品包裝中的有害化學物問題。因此采用植物纖維創新研發與農業相關的產品則成為重中之重。
經研究發現,用木材垃圾制成的萊賽爾纖維在農業應用中有著巨大的潛力。該纖維的可持續性特征是眾所周知的。首先,原材料是從妥善管理和可再生的森林中采伐的木材,并且,其中的纖維采用專有的封閉式制造工藝,節水又節能,幾乎100%的溶劑可回收再利用。事實上,這種獨特的制造技術使蘭精榮獲歐盟頒發的“歐洲環境獎”。
這種纖維也滿足了行業嚴格的性能要求,其韌性在整個紡織工業中廣為人知。天然材質結合可靠的制造方法使萊賽爾纖維已成為可持續性農業極具吸引力的產品讓人感覺新穎。作為農業經營的其他選擇之一,由萊賽爾纖維制成的繩索與對應的塑料產品相比,在性能上并無差別。
事實上,現代農業長期受到塑料問題的困擾,而萊賽爾纖維卻可100%生物降解。也就是說這種纖維制成的農產品進入垃圾桶后,將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就能分解為無害的肥料。更重要的是,萊賽爾纖維已被證明在海水中也可100%生物降解。這對環境有益無害,它還可減輕農業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負擔。
另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是,目前蘭精公司研發的萊賽爾纖維可100%地制成堆肥。農民可通過自然過程將其堆肥轉化為有益的物質以滋養土壤,而不像塑料那樣在使用后丟棄。由于這種纖維是由木材垃圾制成,它是一種可再生的原材料,并且具備可持續性,因此它可在沒有把有害化學物質沉積到生態系統中的情況下就能分解。

從啤酒花的種植上看,萊賽爾纖維完美顯示出這種強大的并可堆積成肥的纖維能夠給農業市場帶來多層次的價值。例如,啤酒花種植原來是用鋼支架來支撐植株。在啤酒花收獲后鋼支架就因銹蝕扔掉了。而今,業界采用創新的方式將萊賽爾纖維硬化,用來制造可替換鋼支架的產品。測試表明該纖維產品在整個啤酒花生長周期中能有效地支撐植株。但在收獲后,纖維支架就能簡單地與植物莖稈制成堆肥,消除了將鋼支撐與植物莖稈分離的勞動力成本,既節省時間,又能給農民帶來更多堆肥與財富,還節省了大量成本。更不用說那些針對當今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消費者的啤酒廠將有更好的說辭來豐富他們的營銷活動。
植物纖維不僅在陸地上用于農業,益處顯而易見,也能涉足海洋的應用,其益處彰顯更為著稱。固有的強度使其成為貝類和蚌類的養殖防護網理想選擇。近來,萊賽爾纖維網狀產品經測試后已廣泛適用于亞得里亞海地區的海蚌養殖。
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安置纖維防護網時,水產養殖的可持續性優勢不言而喻。一旦植物纖維網出現斷裂,碎片會無害分解,而不會在海洋中積聚有害物,并且,這種纖維的強度足以承受漫長的蚌類生長季節,并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使其茁壯成長。這種新網也經受得住機械捕撈和加工的考驗。捕撈和加工之后,纖維網可以堆肥的方式終止循環利用。它既可以在海水中分解也可在土壤中生物降解。
植物纖維非常純凈,沒有潛在的有害化學污染物。歐盟的食品包裝材料的使用要求十分嚴格,而應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植物纖維產品經測試可毫無顧慮地用于各種食品包裝。例如,使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網袋十分清潔,可多次使用,符合所有性能標準。在包裝上,世界諸多公司發出的各類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旨在幫助農業業界向消費者展示其產品、水果、蔬菜或其他食品,展現其更健康,更清潔,更環保。
包裝中應用植物纖維替代其他塑料產品的潛力也十分巨大,如覆蓋物、格子架和其他包裝應用都被整個世界疏忽。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農民最需要指導,減少塑料使用,因為他們將面臨來自消費者、監管機構和食品零售商的壓力,他們提高營運可持續性并遵守所有市場對循環經濟的新需求已勢在必行。
從紡織工業中借用大量技術開發農業市場的植物纖維創新可反作用于技術紡織品和紡織工業的應用。植物纖維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機會多多,潛力無限,當然要以提高農業可持續性、減少塑料對垃圾填埋場和海洋的影響為原則。
技術紡織品也是植物纖維的另一個目標市場,木基纖維可提供與塑料相同的性能,而不會產生負面的環境影響。為此,世界上眾多行業材料評估機構已推薦相當規模的應用,他們專門開發其產品對應的領域,其中可持續性的要素可達到涂層織物、過濾器甚至熱塑性增強材料和復合材料所需的苛刻技術性標準,如鞋類又成為他們下一個目標和機會,并且他們在尋求鞋類植物纖維解決方案中,也要考慮其對環境帶來的益處。
植物纖維可提供可持續的選擇,而不犧牲目前嚴重依賴塑料的許多行業。如萊賽爾纖維等植物纖維采用可再生原材料制造,運用節能與封閉式制造工藝,可在土壤和海水中完全生物降解,幫助企業響應消費者、非政府組織、政府和市場日益高漲的號召。
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面面俱到,但向植物纖維索取高效和可持續性則無一不是明智的選擇,因此它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