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麗麗 重慶文理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雖然經過長足的發展,我國服裝設計高等教育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體系,但是服裝行業發展迅猛,服裝專業教育教學如果不針對行業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和調整,很難培養出應用型服裝專業人才。目前,服裝設計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教育不能直面產業變化,市場信息滯后;服裝行業變化速度快,專業教學模式更新周期長,專業教育與人才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斷層。
服裝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始終是服裝設計專業建設發展的動力,如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一流服裝行業人才,始終是服裝高等院校的第一任務。服裝行業新觀念、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持續更新及快速變化的服裝消費市場,不斷挑戰和檢驗著服裝高校人才培養的高效性,這是國內服裝高校普遍存在的痛點。專業教育無法或者不能第一時間直面服裝產業的變化,市場信息滯后,導致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等不能第一時間得到更新,教學與市場存在一定的差距。
當下,高等教育又在強化對學生獨立精神、應用型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服裝高等教育要直面服裝行業快速變化的特點,建立創新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將快速變化的市場信息導入專業教學和學生實踐中,將教學和市場有機地融為一體,強化學生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1]。
針對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關鍵性問題,結合服裝大市場、大產業、大趨勢動向,提出一種全新的教學空間概念,這種教學空間概念有兩個層次,一是虛擬的空間概念,是基于服裝產業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將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考核評價等通過服裝市場的邏輯建構在一起,形成立體的、聯動的、多層次的課程體系;二是實體教學空間,這個空間是建立在基本的專業教學空間的基礎上的,基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引入眾創空間的概念,并充分利用學校的服裝設計室、服裝工程實訓室、高校創業孵化園等載體,依托線上和線下服務平臺,立足服裝全產業鏈,建立集人才培養、創客服務、創業孵化、校企合作為一體的新型復合型教學空間,實現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孵化及服裝市場服務等多重功能,本文主要研究實體空間——眾創空間的構建。
由于各地區服裝產業鏈發展不齊全,全國的面輔料中心主要集中在廣州和浙江,對于大部分服裝高校的學生來講,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流行面料的機會是比較小的,這就給專業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通過二維碼或客戶端便可以瀏覽面輔料和線上下單。因此,學??梢哉弦徊糠謨瀯菝孑o料企業資源,建立面輔料陳列室,定期采購或更新陳列色卡或米樣,為學生設計創作和創業提供優質面輔料服務,可以解決長期以來限制設計創作的服裝材料問題。
服裝設計工作室主要包含閱讀區、創作區、制版和樣衣制作區。閱讀區可以陳列國內外優質專業期刊、時裝雜志和流行資訊等資料,為學生了解市場動態及技術前沿、市場調查等提供技術支持;創作區主要為創客提供創作空間,包括計算機及網絡等各種設施和資源;制版和樣衣制作區實現服裝產品的實物轉化。
服裝設計工作室既為創客提供了服務,可孵化獨立設計師品牌,也可以實現面向大眾的服裝個性化定制,同時為校企合作提供了平臺,依托服裝設計工作室,校企聯動,共同開發設計項目,促進“產學研”的協同創新。
青年創客咖啡是一個社交空間,為師生及相關行業企業人士、青年創客開展設計講座、藝術沙龍、文化交流等提供場地,該空間還可以開展各種主題文化活動、設計新品發布會、創意市集等專業展示,為企業、創客及其設計產品提供推廣服務。
服裝樣品陳列室主要陳列優秀學生作品和創客的設計作品,不僅可以服務于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展示學校的教學成果,還可以面向服裝市場定期開展訂貨會、售賣會等,提高創客的積極性,實現眾創空間的服務功能。同時依托現在服裝行業的電商平臺和獨立設計師服務平臺,實現線上和線下平臺的聯動,孵化具有產品特色和市場消費潛力的獨立設計師品牌。
從高校的教育角度來講,服裝樣品陳列室不僅展示了專業教育的教學成果,也為院校及企業間開展互動合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另外,從眾創空間的功能角度來講,展示和售賣創客的服裝設計產品,可以進一步與專業平臺和銷售機構合作,依托他們的線下showroom實體,提高孵化效率。
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空間不應該是分散的、孤立的,只是單純地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踐的場所,融合眾創空間概念后的專業教學空間則是多功能性的,首先是建立了與服裝行業及市場緊密聯系的實踐教學平臺,不僅為教師教學和作品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可以推廣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設計作品,這種專業對接產業、教學對接市場的模式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市場應變能力及創新能力,而且建構在該空間基礎上的服裝專業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是靈活的、多變的,是隨著行業和市場的變化隨時在調整和更新的;是動態的,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