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6月13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五周年行業座談會,總結五年來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實踐和成效,進一步深化認識、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思想精髓,共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不斷走深走實的新思路新舉措。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主持座談并講話。
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國內外能源發展大勢和規律,創造性地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能源安全新戰略科學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本之策,為推動新時代能源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會議指出,五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論述指引下,全國能源行業持續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步伐不斷加快;二是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加快;三是惠民利民水平顯著提高;四是區域布局逐步優化;五是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會議要求,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重要論述的思想內涵,堅定不移把能源革命引向深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能源發展道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重點把握好“六個堅持”:堅持以能源安全新戰略為統攬,構建全新能源體系;堅持清潔低碳的戰略方向不動搖,深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堅持多元保障的安全方略不動搖,深入推進能源供給革命;堅持創新驅動的戰略不動搖,深入推進能源技術革命;堅持還原商品屬性的原則不動搖,深入推進能源體制革命;堅持不斷擴大開放的方針不動搖,深入推進能源國際合作。
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函》,就協同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提出新要求。
兩部門明確,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是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要統籌落實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各項工作任務。兩部門強調,各地要建立綜合整治長效機制,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礦種,圍繞開采準入標準、礦山升級改造、生態環境治理等,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確保整治工作在2020年順利完成。
近日,國家能源局核準批復了山西軒崗礦區北辛窯煤礦、山西汾西礦區靈北煤礦、陜西澄合礦區山陽煤礦、寧夏積家井礦區宋新莊煤礦、寧夏紅墩子礦區紅四煤礦等5 個煤礦項目。上述5 個煤礦項目均屬于煤炭產能置換項目,合計產能1300 萬噸/年。
近日,財政部發布《關于下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下發可再生能源補貼約81億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資金管理辦法》,財政部將按以下公式與電網企業進行補貼資金結算:1. 按照上網電價(含通過招標等競爭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給予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標準=(電網企業收購價格—燃煤標桿上網電價)/(1+適用增值稅率);2. 按照定額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標準=定額補貼標準/(1+適用增值稅率)。
近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作為國內煤炭主產區和能源基地的山西省,正式成為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會議強調,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保障能源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本之策。山西要通過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
為進一步反映我國大型煤炭裝備制造企業在2018年的發展成果,推動大型煤炭裝備制造企業做優做強,保障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發布2018年度中國煤炭機械工業50強企業名單。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能源重型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煤礦機械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平煤神馬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兗礦東華重工有限公司、山西晉煤集團金鼎煤機礦業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煤機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選前十。
6月21日,中國最長運煤專線——蒙西到華中煤運鐵路湘贛段接觸網最后一根導線在湖南瀏陽跨馬站架設完成,標志著該區段正線接觸網順利貫通。湘贛段是蒙華鐵路施工最難區段,接觸網的順利貫通,為全線10月1日建成開通奠定了基礎。蒙華鐵路為新建國鐵Ⅰ級,全長1814公里,是中國首條軸重最重、線路最長、覆蓋面最廣的煤運專用線。蒙華鐵路建成開通后,即可實現“北煤南運”,將成為繼大秦線之后的又一條超長距離運煤大通道。
隨著我國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推進,促進了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2016年為59.5%,2017年為68.2%,2018年為70.6%。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表示,當前,煤炭行業市場化去產能措施穩步推進。全國多省開展了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并成立了相關交易平臺。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的成功落地及推行,是市場化去產能的一大創新之舉。東部地區煤炭產量占比逐年下降,中部和東北地區煤炭產量逐年緩慢下降,西部地區煤炭產量得到釋放,產量逐年上升。
日前,山西省應急管理廳下發《關于開展煤礦崗位作業流程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決定試點先行,進而全面推行煤礦崗位作業流程標準化,進一步推動崗位達標。《通知》要求,大力推行崗位作業流程標準化,要立足于崗位,著眼于加強管理和素質提升,以辨識管控崗位作業風險為前提,以排查治理作業過程隱患為重點,以規范管理員工崗位操作為目的,使員工熟知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作業條件和環境變化、提升自救互救和現場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員工養成按崗按流程標準化作業的習慣。
近日,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綠色勘查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科學規范了綠色地質勘查行為。《意見》提出五大綠色勘查標準:一是科學布局立項;二是要優化勘查設計;三是要堅持依法勘查;四是要規范工程施工;五是綠色達標驗收。
近日,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了《寧東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總體規劃》。《規劃》新增布局建設190萬噸煤制烯烴、40萬噸煤制乙二醇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400萬噸以上下游深加工系列產品,到2025年現代煤化工總產能達到1400萬噸以上,其中煤制油400萬噸、煤基烯烴510萬噸等。
6月12日,遼寧省安委會下發《遼寧省煤礦復工復產驗收管理辦法》,明確縣級及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對煤礦復工復產驗收工作負有實施監督管理責任,并進一步規范了全省停工停產煤礦復工復產驗收條件及程序等。《辦法》明確,由公安、國土、環保、煤炭行業管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等部門責令停工停產的煤礦,須在相關部門已同意恢復生產建設后,方可申請復工復產。同時,被相關部門責令停工停產的煤礦,要經煤礦監管部門驗收。煤礦復工復產驗收實行“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的工作制度,參與驗收的人員均要在驗收報告上簽字,并對驗收結果的真實性負責。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對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等單位聯合研發的“煤炭地質云及數字煤礦地質保障系統研發與應用”“中深層地熱鉆井換熱供暖關鍵技術”兩個重大科研項目進行了技術鑒定。專家認為,這兩個項目,研究方向緊盯能源科技的前沿領域,研究技術路線清晰,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項目的研究水平總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個別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近日,中國礦業大學與安徽理工大學舉行共建沖擊地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共同簽訂《共建沖擊地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協議》。據悉,工程研究中心將以中國礦業大學江蘇省礦山地震監測工程實驗室為基礎,充分發揮兩校研發優勢,聯合申報省部級及以上沖擊地壓防治的重大科技項目,積極創建沖擊地壓防治國家級科研平臺,力爭在沖擊地壓關鍵基礎理論、監測預警、治理支護技術及裝備等方面研究形成成套技術裝備體系,培養產業技術創新人才,深度解決我國煤礦沖擊地壓災害的難防難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