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蔚 濟南大學美術學院
大衛g霍克尼的風景畫開啟了一種新的觀察方式,本文通過探究大衛g霍克尼風景畫中的形態元素來分析其畫面的觀察方法。從而總結出一定的規律,用于指導繪畫創作實踐。
大衛g霍克尼是英國著名的畫家,在藝術史中一般我們將其歸為波普藝術畫家。但是其繪畫風格雖然應用了不同材料和拼貼的藝術形式,但是他的繪畫思想卻非常前沿,甚至對當今畫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很多人初次見到他的風景畫作品,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覺,不論是從構圖、色彩還是其他的繪畫元素上,從整體的形式感上反映出來的是一種構圖幾何化、造型抽象化的特征。后來的一系列風景作品,不論是從視點的游走,還是點、線、面的圖式化表現,都使對象的自然表征與主觀的構成理念相結合,產生了特有的個性化風格。
傳統繪畫采取焦點透視來體現空間,大衛g霍克尼對此并不認同?;艨四釋Α肚∧涎矆D》曾多次提出并談論,初次見這幅作品時,霍克尼足足看了有三個小時,陶醉其中無法自拔。顯然他被中國卷軸畫中獨特韻味的散點透視所深深吸引,因此,他細致解讀了這幅作品的透視與布置,并與西方透視對比剖析。其中霍克尼談到在賞析中國卷軸畫時,可以順著此中的景物“行走”,視線是不停游走著的,從畫面上方的建筑到畫面下方的湖岸,這樣的畫面對欣賞者本身也是一種帶入。而歐洲繪畫像是一扇窗,你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視點和物距,像是從一個房間中向外望,觀者并不是畫面的一部分?;艨四峤涍^中國卷軸畫的啟迪,將對視角的考慮作為新的創作原動力,如果說作品中存在“滅點”,那么你就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觀者無法進入畫中。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盡力保證視角一直隨著場景游離。
霍克尼認為,我們畫面中的透視是有問題的,這種問題在于觀察者所觀察到的前景。在前景中,應該講透視反轉,通過霍克尼的諸多作品都可以證實這一點,混亂無非是因為他的作品中加了很多個透視?!杜c克利斯托福g唐同游圣莫尼卡峽谷》,這幅作品看起來比較怪異,畫面場景混亂,艷麗的色彩空間“搶奪”著觀者的視域,猛然看上去既像平面的,又像是立體的一幅畫,但再深入觀察就會明白霍克尼的創作意圖。畫面并不是無序混亂,而是因為作者一直在使用一種“魔法”——透視技巧。他認為這就像生活中一樣,人并非是固定不動的,而是在移動的,透視越多,看起來才會越真實。通過這樣的方式整個畫面是“活的”,是有帶動性、參與性的。
對于藝術家的創作來說,其表現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觀察方法所決定的,在藝術家特有的藝術風格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對觀察對象的認知。赫伯特g里德曾說:“整個藝術史是一部關于視覺方式的歷史,關于人類觀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種不同方法的歷史?!睆母旧险f就是怎么去觀察對象和世界以及觀看到了什么的問題,這種具體的觀看方式會對畫面中視覺形象與外在現實之間的聯系產生直接影響。在《梨花高速公路》這幅畫中,他采取了拼貼的手法,霍克尼首先借用了西方傳統繪畫中的一點透視來再現場景,通往沙漠的一條高速公路,他堅持說:“使用單點透視沒有什么特殊原因,因為這是‘司機’迫不得已的選擇。”這樣他看似營造了合理的圖像空間,其實是刻意制造了心理沖突。在畫面中,所有的靜物視距都顯得很近,因而觀察視點是各自不同的。然后他將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按照順序整合起來,畫面整體并沒有西方傳統畫作的近實遠虛的觀感,即便是遠處極小的物體也清晰可見,似乎是人在高速公路疾馳的過程中所看到的景象。
在一個畫面中,把同一類事物的元素通過不同時間、空間的場景拼貼在一起,形成一種多層次的構成,又引起矛盾困惑的空間效果,使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這恰恰正是大衛g霍克尼期望表現的,一定時間里多視點下感受到的多維空間感受。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繪畫發展到今天已然是一種大融合時代,大衛g霍克尼在藝術創作上并沒有守舊,而是與時俱進、兼容并蓄,形成了他獨特而鮮明的藝術風格,其視點游走的多維空間表現形式以及運用拼貼手法所構成的畫面形式,都被現今眾多藝術家廣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