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峰 魯迅美術學院
絲網版畫產生于西方國家,作為版畫藝術形式最年輕的分支藝術,它發展得非常快。20世紀20年代,西方一些國家最先出現絲網版畫,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絲網版畫向世界各國傳播,一些藝術家更是專門從事絲網版畫藝術,并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同時,絲網版畫也被廣大藝術家所接受。改革開放之后,絲網版畫進入中國,多元文化的交融,寬松的藝術環境,都為絲網版畫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生產力高速發展,更多先進的材料和技術使絲網版畫成為當前流行的版畫藝術形式之一。
在諸多的版畫藝術中,絲網版畫是最年輕且成長最快的藝術形式。隨著眾多版畫藝術家的探索和研究,絲網版畫的創作體系更加系統化。在絲網版畫中,藝術語言的表達至關重要,絲網版畫對創作技術和藝術語言表達有極高的要求,所以對創作者的藝術素養要求也較高。本文中,筆者以絲網版畫的語言表達為主題,并以寫實和寫意語言的表達為主線進行探索和分析。
一方面,電腦照相制版在寫實絲網版畫中的語言表達。所謂電腦照相制版就是以電腦和信息技術為手段,在專業的環境下進行制版,并最終形成版面,多是四色或者專色轉移,一般寫實版畫采用電腦照相制版。一些高水平的版畫藝術需要藝術家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例如,美國兩位現實主義畫家在斯圖加特進行了合作,經過4年的時間才創作出一幅精良的版畫作品。他們的絲網版畫創作,從現實中汲取靈感,在作品中反映了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如有的版面反映了城市的建筑,還有一些處理甚至將建筑玻璃的反光景色表達了出來。如果以傳統的繪畫技術而言,想表達如此細致的事物是很難的。伊斯特斯的版畫作品創造了一種完全與以往不同的制版藝術,這種方法相對較為抽象,但可以通過照相和現代信息技術來很好地表達現實的效果。隨著絲網版畫藝術的發展,照相制版被廣大藝術家所接受,他們通過照相制版技術真實、具象地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藝術對象展示出來。
另一方面,直接制版在寫實絲網版畫中的語言表達。直接制版法是采用感光技術,用強遮光顏料表達出自己的創作意圖。電腦制版法傾向于機器化創作,帶有明顯的機械性,即使再精良也會有一定的機械感,但直接制版法是需要藝術家手工制作的,沒有了電腦制版法的機械性。比如,在直接制版中,藝術家用油性棒或者油性筆先在底板上勾畫出自己想要的圖形。為了促進直接制版絲網版畫的發展,藝術家們不斷完善相關理論,撰寫了很多的相關書籍,為大眾了解這一藝術形式提供了資料。疊色是絲網版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這種技術以對寫實油畫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進行疊色時,版面的數量與油畫的完成是呈正比的。所以,用直接制版法進行創作寫實版畫創作中,作家將自己對現實景物的理解用絲網版畫表達出來,不僅表現出了真實的美感,還能讓觀賞者體會到作者對審美的追求。
一方面,中國畫“墨分五色”是寫意語言層次化的表達。中國畫重視表達景色的意境而不注重事物細節的展示,暈染是中國水墨畫常用的技法,這種技法是通過水墨宣紙的結合,讓欣賞者融入作者所創設的藝術空間當中。如果以寫實來表達,雖然讓作品更加直觀和細膩,但是無法讓欣賞者產生遐想的藝術空間。通過傳統的水墨技法,在曝光的時間空余中制作相應的版面,這樣創作出來的絲網版畫帶有明顯的水墨特色。之后,用透明的滌綸加水稀釋油墨,油墨在水的作用下迅速暈染,形成與水墨相應的暈染,隨著逐漸干涸,留下了水墨畫特有的痕跡。
另一方面,絲網版畫造型的特點制約了寫意語言的表達。在絲網版畫制作之前,如果以事物本來的顏色進行繪畫表達,最終表現出來的顏色是無法達到預想的目的,這就需要精心進行顏色的調制。創作者在進行創作前先要將自己的情感色彩作一個假象,并將假象與構圖進行結合,進而將寫意語言在版畫中充分表達出來。無論絲網版畫,還是版畫,都無法走出版的意識,創作者在進行色彩調整時,要重視整體的構圖,不要過分重視細節,也不要只將眼光放在事物色彩的層次變化和固有色彩的變化,可以打破事物自身的固有色彩,進行色彩的重組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