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敏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在高校教育中,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比較豐富,社會上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要求標準較高,這方面的人才不僅需要專業的藝術設計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夠設計出更具藝術性的產品形象。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較多,這些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使社會上對于這類人才的實際需求有所缺失。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學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促進學生藝術設計能力的。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要結合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標準設置專業課程。現階段,很多高校在對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進行設置的時候,缺乏一定的創新性,也未體現出高校自身的藝術特色和該專業的創新特征,這種狀況影響了藝術設計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教育機構的招生標準和要求發生了改變。由于現代社會市場上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且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高校開設了較多的專業課程,同時擴大了招生規模。有些高校為了招收更多學生,降低了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標準,而過于重視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導致生源質量下降。
由于高校擴大了藝術設計專業招生規模,學生人數有明顯的增加,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影響了他們的專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必須要符合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實際需求,以便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在構建和選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時候,與創新實踐教學的需求相差甚遠,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對社會上的一些藝術設計流程很難適應,影響了他們在社會實踐中的藝術創新。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更新和發展,高校在創設和選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時,基本上是結合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來確定的。教學改革要求高校對教育教學的改革進行統一,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上,制定更加規范化的教學制度,從學生的主體角度出發,為其構建更加豐富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提供一定的環境,進而實現教育教學模式的統一。
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不斷創新和豐富該專業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藝術設計專業類的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之前,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為教學方法的創新奠定基礎,還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多民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藝術設計環境,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和創作出更具創新性的設計方式。
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其專業水平和創新思維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應認識到藝術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和提升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團隊的能力,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鼓勵教師進行自主學習和研修活動,開展教學研討,進而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藝術來源于生活,很多藝術設計者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會將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融入設計中。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關系,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激發學生的藝術設計潛能,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在藝術設計中,創新思維對藝術設計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采用多種方法和措施,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促進他們藝術設計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