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尤其是長白山地區盛產大豆,但小麥的產量卻并不高,當地人因地制宜,制作了純豆醬。《金史》就記載,女真人“以豆為醬”。
在漫長的歲月中,女真人以豆為醬的傳統得到了延續,醬不僅成為東北人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1926年,黑龍江的《雙城縣志》稱:“又有豆醬,為家家四時必需之物。”
東北人如此熱愛大醬,與他們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
中國古代各地雖然都有豆類生產,但是由于大豆產量低,又對土壤的肥力要求高,所以在中原地區一直不是主要的農作物。反而是在東北,因為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特別適合種植大豆。直到今天,東北仍是中國特別重要的大豆產區,所以出現以大豆為原料的豆醬并不稀奇。
物產對東北人飲食的影響不僅出現在大豆上,比如食用油,南方多是菜籽油,關內北方地區很多是吃花生油,到了東北,則是以大豆油居多。
除了物產以外,東北人愛吃大醬與漫長的冬天也有很大的關系。
冬季嚴寒,地里長不出東西,就算到了春天,地里也不會立馬兒長出東西來,還有一段“春荒”期,兼之以前交通運輸又不發達,所以東北人除了要在秋天準備好各類冬貯的蔬菜,還要腌制各種咸菜,晾曬各種干菜。而宜于大量制作和貯放的醬,就成了普通百姓大半年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調味品和一道“家常菜”。
此外,如前文所述,大醬在女真歷史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高,他們食用蘸醬菜的習慣,也被闖關東來到東北的人們接受并流傳了下來。所以,醬對于整個東北來說,都顯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