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眉山市中醫醫院心內科 四川眉山 620010)
心率是人體的重要生命體征,直接反映了患者交感神經動力和心臟的功能狀態,了解心率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意義,可通過科學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減少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心腦血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等癥狀,是對患者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患者在血容量和能量代謝不變的情況下,心率直接反映了患者心臟的功能狀態,因此,科學有效控制、穩定患者心率,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一、心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心率增快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與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心率會對患者的心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尤其是對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壓等會具有直接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心率增快,會使自身血管壁受到更加大的剪切力,造成粥樣板塊的惡化。因為患者心率增快會導致外周阻力增加,使內皮功能受到損害,同時也增加了血管阻力,極易形成血栓形成,造成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所以,日常要對患者的心率進行嚴密的觀察和有效的控制,對患者情緒進行疏導,使患者可以有效維持心率穩定。依據臨床大量資料研究顯示,心腦血管疾病發展與心率增快有緊密的關系,患者因心率增快會使血管阻力增加。通?;颊叱霈F心絞痛都會伴有心率增快,還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早期也有明顯的心率增快,主要因為心率增快增加了患者心肌耗氧量導致患者的梗死范圍擴大延展。如果可以在早期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進行科學控制,使患者心情平和、保持安靜,可穩定心率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此外,心率增快縮短患者心肌灌注時間,會導致患者心室功能惡化,加重心肌缺血,導致心律失常的情況出現??梢娍刂菩穆士裳泳徯哪X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進展、減少患者心絞痛、心臟事件的發生,對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早期對患者心率增快進行有效控制,可預防心力衰竭改善心室重構,減少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二、心率增快的護理科學有效的心率護理,可以有效控制心腦血管患者的疾病發生率,因此,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率變化,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觀察措施,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每日測量患者心率次數,因為心率增快會導致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的增加,如果患者心率增快要及早進行控制,依據患者的病情來調整飲食量和活動量,使患者的心率能維持在穩定狀態,在護理過程中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飲食要保持規律,合理控制體重,避免增加心臟負荷或因情緒激動反射性引起心理加快。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率控制措施過程中,醫務人員可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對患者的生活規律和具體飲食情況,進行管理和督促,尤其在飲食方面患者必須要堅持服用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可食用一些含維生素較高的新鮮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同時醫護人員要依據患者身體具體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適當有度的鍛煉,并結合具體病情制定相應的鍛煉方案,對患者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在運動過程中患者采取有氧運動最為適宜,醫護人員可鼓勵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慢跑、打球羽毛球或快走等方式,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輕量的無氧運動輔助鍛煉,醫護人員要定期對患者的血脂血壓進行檢查,并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給予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負擔叮囑患者要戒煙戒酒保持規律的生活態度,使患者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因負面心理情緒和無規律生活等問題引起心率異常。
綜上所述,心率反應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和心臟功能狀態,因此,日常應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和心率變化,通過科學合理的有效控制,使患者保持心率穩定。日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給予易消化、少刺激食物,使患者可以合理控制體重,減輕自身的心臟負荷,避免因為情緒激動導致心率加快和病情加重,在進行心率護理過程中,家屬或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使是患者通過有規律有節制的生活,保持心氣平和維持心率穩定,降低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