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小棠梨文學社 鄭元瑞
小時候,我所住的小區有一扇小鐵門,門后是一條幽靜的小路,小路的兩旁總彌漫著新鮮的泥土味兒和草木淡淡的芳香。小路上很少有行人走過,因為它是由不平坦的石磚鋪砌而成的,走在上面硌得腳很不舒服。小路的石磚縫隙中鑲滿了綠油油的青苔,一旁古老的城墻上爬滿了常春藤,這些綠意為原本單調的小路和墻壁增添了一些姿色,讓它們顯得楚楚動人。
小路旁的椅子上,時常坐著一位身著青灰色布衣、腳蹬一雙老北京黑布鞋、胡子拉碴的老者,身后還放著一捆青翠的竹葉。和藹可親的老者很有趣,因為他經常能夠變著法兒用竹葉編織出許多可愛的“昆蟲”給我們這群孩子。每次放學回家,我總會拉著媽媽跑到小路邊尋找老者的身影。
老者在編織蟲子的時候,我喜歡托著腮幫蹲在他身旁,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那雙靈活的巧手。他的編織手法嫻熟而又流暢,使得兒時的我天真地認為他的手被賦予了魔力。老者時不時會抬頭看看癡迷的我,揚起嘴角,微微一笑。
我最愛蜻蜓,常常央求他為我編“蜻蜓”。可能是因為蘸了點水的緣故,“蜻蜓”的表面十分光滑,且這只“蜻蜓”并未因為是由竹葉編織而成而顯得笨重,反倒十分輕盈。我用雙手小心地捧著這只小巧可愛的精靈,生怕一不小心將它摔在了地上,但看它振翅欲飛的樣子,我又怕它一不小心從我手中飛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蜻蜓”吸引了別人的目光,這讓我心中好不驕傲。
時光轉瞬即逝,小路早已被替換成了牢固平坦的水泥路,青苔也不見了。那位身著青灰色布衣、腳蹬老北京黑布鞋、胡子拉碴的老者已經不再出現,也許他去了其他城市謀生,也許他在家頤養天年,也許……
路邊無人打理的小野花,開得極其旺盛,雖然很少得到陽光的滋潤,但仍在努力地綻放,散發芳香,引人注目。我不時會摘上幾朵,嗅著清新的花香,漫步在小路上。縷縷清風撲面而來,我來回輾轉,尋找屬于我的記憶。
點評
小路承載了小作者的童年,老者編織的“昆蟲”給小作者的童年留下美好記憶。隨著小路被替換成水泥路,小路失去了它原本獨特的風采,小作者也漸漸長大。文章感情細膩,氤氳著小作者對童年不再的淡淡憂傷。如果將老者的形象塑造得更生動具體一些,那么文章會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