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博 李佳麗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河南 洛陽 471000)
在日益國際化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同,更多的設計師開始重視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的基礎上,從歷史發展的經驗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要想發展,必須勇于繼承,敢于吸收,善于融合,才能成就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方面我們也應該“立足中華、面向世界”,在不斷吸取外來文化設計思想的同時,重視中華民族文化的培養,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藝術設計。
中國傳統文化是是現代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的源泉,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真實的體現,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同時也是現代設計獲得具有中國特色風貌的文化寶庫。仰韶文化時期彩陶已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品,夏、商時代人們已熟練地掌握了青銅冶煉、鑄造技術。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家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設計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筑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都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各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中國繪畫中豐富的構圖和筆墨技巧中講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虛實、濃淡、粗細、曲直、剛柔等手法都已被后人運用到了現代藝術設計當中,形成了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法則,還被當代設計師結合新的設計手法頻頻用于設計作品中。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表現形式,是當時民間流傳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都帶有時代氣息和濃厚的民族風特征,民間流傳的傳統圖案的造型與色彩是當代藝術設計師吸取精華的創作源泉。從甲骨文到象形文字,從圖騰崇拜到宗教信仰,從易學興起到諸子百家等。儒家“以人為貴”的思想影響著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走向,道家體現出的瀟灑和飄逸對中國現代藝術設計有深遠的影響,佛家清凈無為的思想影響著現代中國藝術設計的價值取向。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長河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技巧,對現代藝術設計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非常重要的繼承價值和傳承的意義。
(一)傳統繪畫中“留白”技法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留白”是中國傳統繪畫中重要的藝術手段和獨特的創作形式,中國傳統繪畫開始就沒有所謂規定性的視角,沒有空間局限,任意角度都能對自然景觀進行描繪,在構圖布局上講究的是畫面整體性的逸致和美感。“留白”靈活自由的構圖方式實現古代文人畫家這些作畫目的。
在現代平面設計的常用技法中,“留白”與“負空間”以及“空白”這些定義頻繁出現,設計師通過對整體布局、空間空白、色彩渲染、尺寸字體等使用來定位視覺焦點,從而達到突出設計主體,奪人眼球,傳播設計理念或者產品特色的目的。尤其是國際大牌產品在定位品牌文化時選擇的設計通常看來非常簡單,簡單背后卻又直擊人心,形成十分簡約的美感。無印良品從創立品牌以來一直主張“less is more”的設計理念,這句話講究回到物料最原始的本來面目,反而能夠發現更多、更廣闊的美感,同時也是藝術史上極簡主義的藝術追求,也體現了留白給現代設計所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在設計中追求“簡約”的美感,是通過不斷地進行減法來實現的。
(二)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傳統“線描”技法的運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尤其是國畫中的工筆畫,對線性思維的運用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就是“線的藝術”。線條是中國傳統繪畫表達藝術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線條的背后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意義。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就是“以線存形”,古代的文人墨客在作畫時,線條就是他們造型的基礎,嫻熟且細致入微地運用線條考驗了作畫者的功底,進而表達深刻的情感思想。
中國現當代平面設計對線條的運用師從于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采用最傳統的造型技法的古樸風格運用到平面設計的風格中,別樣的體現現代人對藝術美的追求。在國畫和工筆畫中線條的運用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古代畫師對線描技法的運用有一套嚴密而精細的手法,無論是工筆畫絲絲入扣的線描還是水墨畫墨筆線條流暢揮灑,都是古代文人在作畫時或直抒胸臆或婉轉傳情的深刻體現,能讓觀者在面對作品時直接感受到創作者創作時的心緒變化,表達出畫家的思想感情,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實質。經典的畫作不論是哪個年代的欣賞者鑒賞,都能通過線條的曲折波動感受到創作者的意趣。
(三)中國的漢字。漢字作為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工具,它本身是一種語言,一種象形符號,通過象形、會意等六種構成手段來傳達特定的意思,而其本身的圖案化、文字隱喻、漢字書法等在歷史發展中已經具備了裝飾、審美的基本性能。如漢字書法中楷體的剛毅、娟秀,行草的狂放恣肆,篆隸的古樸厚重,各種書體不同的表現特征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借鑒元素。因此,漢字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概念,蘊含了無限豐富的審美文化。現代字體設計常以直線、幾何為圖形構成元素,對漢字進行再處理,以創造出富有現代氣息與視覺沖擊力的藝術設計。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作為主體圖案,會徽印章中的篆字“京”,代表著古都北京青春煥發,以開放的胸懷、融會古今、吸納萬方的文化凝聚力,熱烈歡迎世界各族人民的到來。
(四)中國的傳統圖形。從遠古的《人面彩陶魚紋盆》中的圖樣到漢代《荊軻刺秦王》中栩栩如生的畫像石;從象征著皇權的龍紋到象征著金錢的古銅錢;近年來,將中國傳統圖飾與現代藝術設計混合深受設計師的青睞。例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鳳鳥兩兩相對,旋轉翅膀富有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繁榮的美好寓意。世博會上中國館的設計,將中國元素充分地融入設計中,采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紅色“斗冠”造型,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了現代藝術設計之中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要融入傳統文化必須把握兩者的關系及運用,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并加以創造性地發揮與運用,才能更好地將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外形上,中國傳統藝術在對形的處理上一般遵循“以簡代繁”的原則,造型多為簡潔和規整,著重表現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而現代藝術設計更是注重幾何和抽象的圖形表達,兩者在對形的處理觀念是基本一致的,在設計中可以取其精華巧妙結合。傳統文化在對形式美感的追求和現代藝術的設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形成強烈的視覺美感,喚起人們審美心理的愉悅。因此,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為背景,用現代藝術設計手法對中國傳統元素進行提煉和二次設計,把富有中國文化內涵的元素更加簡練化,用現代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
在寓意上,中國傳統藝術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而現代藝術經常采用象征圖形來傳達各類設計理念、思想主題以及文化內涵,因而傳統藝術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寓意性,對現代藝術設計來講,具有重大意義。它可以為我們的設計提供眾多素材,豐富我們的設計語言,還可以為我們的設計提供思考的切入點,對設計創意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使我們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時,能準確找到傳達設計意圖的最佳設計元素。我們在設計中運用傳統藝術宣揚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更要不斷挖掘傳統藝術對現代藝術設計有借鑒價值的東西,在設計中追求傳統與現代的統一。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傳統藝術設計都是在充分了解地方風俗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對傳統的民間圖案進行提煉、加工、抽象、變形、簡化、重新組合等,在繼承中進行創新變化。在現代設計中,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圖飾色彩的對比、統一及變化等基本規律,還要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民族圖飾藝術中的色彩精華并加以創造性的發揮與運用,才能更好的體現出中國藝術設計的民族風格。這些作品在體現現代設計觀的同時,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中國現代藝術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當前的設計觀念更新,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現代藝術設計的理念不但要融合現代設計觀念和設計思維,更要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符合當今時代特征的新作品。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設計相互滲透與融合,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演繹,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現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