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綠蘿/ 整理
紅綠燈是怎么來的
文 綠蘿/ 整理
由于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紅綠燈被暫時取消。直到191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才重新出現。
1918年,底特律交通警察威廉·波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盞“紅、綠、黃”三色交通信號燈。這種交通信號燈被安裝于交叉路口中心的信號塔上,信號塔頂四邊都裝有紅、綠、黃三色的圓形投光器。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紅、綠、黃三色之所以最適合用作信號警示的顏色,與光的特性和人的生理、心理反應有關。在光的七種顏色中,紅色光的光波最長,光波越長表明穿透周圍介質的能力越強,因此紅色光傳播得最遠。加上人的眼睛對紅色的視覺感知也較敏銳,所以紅色常用于警告類的標識用色。
黃色光的波長僅次于紅色,能顯示的距離也較遠。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也屬于警告色。
綠色光包含希望、生長等含義,同時和紅色光的區別最明顯,易于分辨,因此被用作通行信號。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是我們從小就熟知的關于交通規則的俗語。但你知道最早的紅綠燈是怎么來的嗎?
英國是世界上最先使用紅綠燈的國家。18世紀,英國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它們在道路上橫沖直撞,經常引發交通事故。為減少慘劇發生,機械師德·哈特受英國中部約克城女子著裝習俗的啟發,發明了紅綠燈。在那里,女子身穿紅色衣
裳代表已婚,表示“請勿靠近”;身穿綠色衣裳代表未婚,表示“可以追求”。
1868年12月10日,人們在英國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樹立了世界上第一盞紅綠燈。它的燈柱高達7米,只有一盞光源,燈光的顏色變化依靠煤氣燈罩前的兩塊紅、綠玻璃實現,切換則由執勤警察通過牽動皮帶輪控制。不幸的是,這盞獨具創意的交通信號燈只面世23天就突然爆炸了,當時控制這盞燈的警察也因此斷送了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