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11日文章,原題: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創下紀錄 去年,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創下紀錄。這彰顯中國的營商環境對于來自海外的投資而言正不斷改善。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周四發布的數據,2018年外國公司在華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4.8萬件,較上年增長9.1%。外國公司去年在華的商標申請量達24.4萬件,較上年增長16.5%。除此之外,2018年知識產權使用費達350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非本國居民的專利申請數量被廣泛視為一個國家營商環境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的負責人說,“以上數據充分表明中國的營商環境正在改善,我們期待在中長期內這一增長勢頭繼續下去。”
就在這些最新數據公布前幾小時,中美貿易談判代表結束在北京的談判。知識產權保護是美方在會談中一直關切的話題。
北京一再表明,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已付出巨大努力。目前,正在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要求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更加嚴厲的懲罰。
過去一年來,中國投入數十億美元資助本國公司在中國和海外獲取知識產權,這是用尖端技術升級該國制造業能力的長期努力的一部分。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中國發明人去年在中國大陸的專利申請量超過150萬件,授權發明專利43.2萬件。華為公司去年獲得的授權專利超過3300件,超過中國任何一家公司。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數據,在中國公司里工作的發明人2018年獲得創紀錄的12589件美國專利,比前一年增加12%。▲(作者Laura Zhou,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