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中共西充縣委黨校,四川 南充 637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當前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四個自信”,強化“四個意識”,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現今,中國這個資訊量爆炸式增長、信息傳播速度飆升的新媒體時代,為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所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傳統宣傳思想工作的傳播方式呈單向傳播,受眾群眾單向接受思想宣傳感染,接受宣傳工作的反饋途徑少,且宣傳形勢單一,多體現為報紙、書籍、廣播、電視宣傳等,內容形式單一,宣傳的針對性不強。單一的宣傳途徑限制了宣傳思想的更廣泛傳播,而單向的宣傳方式也抑制了群眾參與宣傳工作的積極性和融入性。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實時互動,還是人與信息之間的傳遞與獲取,都呈現出嚴重的“碎片化”傾向,“短、平、快”成為大眾信息交流基調,由此,往日體例完整、內涵深厚的文化也變為零碎切割、淺顯易懂的“快餐式文化”。這在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生活的同時也使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受到了沖擊,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信息的完整與準確表達。這些變化使得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的權威性與地位日益降低,而這些傳統媒體媒介是往日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戰場,因此,文化快餐式的趨勢也對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宣傳方式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
新時代條件下,社會建設主力軍也由 60、70 后更迭至 80、90后甚至00后。時移俗易,當前青壯年的思維模式、認知架構因其出生年代、成長環境的變化,與前輩們已經有了極大的差異,且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高。新媒體時代,諸多新興信息傳播平臺,因其與生俱來的便捷性、移動性、及時性、空間跨越性等自然特性而得到中青年青睞。新媒體科學技術的推廣極大地拓展了宣傳平臺,但對相關工作的與時俱進、更新迭代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
人民群眾對經典文化、黨的思想理論體系的傳統宣統存在學習熱情低,興趣不濃等問題。新媒體時代下,新的宣傳方式的出現,如:如微信里的“共產黨員”公眾號、微博上的“人民日報”官號等其傳播迅速,更新及時,圖文并茂,甚至可以直接觀看視頻,進行互動學習。宣傳內容更新穎、多樣化,更吸引眼球。但這種快速、高效、互動的宣傳方式也給了各種情緒化、偏激式乃至煽動性言論的發布者可乘之機,使得正面、積極的宣傳工作面臨被混淆視聽,惡意扭曲的危險,這也加大了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難度。
一是基層隊伍工作較為被動。在對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摸底調研中,普遍反映存在基層專職宣傳思想工作人員不夠且兼職現象突出,工作精力較為分散;少數部分宣傳干部思想觀念相對落后,進取精神不足,不能將一些新思想、新觀念及時、準確的傳達下去;同時基層村社區干部,經驗欠缺和綜合能力不足,導致其宣傳思想工作只能處于應付上級,停留于形式過程層面。二是存在單純用書本代替思想教育。仍停留在以“運動式”為主的宣傳思想工作方式,“你讀我聽”的被動式說教現象突出,“一人念、大家聽,一人寫、大家抄”現象突出,主動謀劃學習內容和方式主動性和創新性不足,導致干部群眾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一刀切”的工作方法也在普遍采用,導致雖然搞了不少教育和活動,但往往出現“上頭熱,中間溫,下層在應付”的局面。喜聞樂見和入腦入心不夠,教育引導方式比較單一傳統,導致干部、群眾的態度比較消極,學習效果不理想,學以致用、啟發作用不夠。
創新是變革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執政黨永葆生機活力的源泉。在新媒體時代,以新的思維、視角與理念來審視宣傳思想工作,既是對當前嚴峻挑戰的回應,也是積極探索宣傳思想工作新舉措的有效途徑。因而應把握時代新契機將創新理論、創新實踐融合并應用于基層宣傳思想工作之中。
根據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在把握時機與內容方式等方面做出因勢利導的適當調整,以符合時代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構建科學的宣傳平臺。同時應在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優勢的同時,把握新興媒體與社交平臺的特點,形成互補優勢。一是在宣傳思想工作內容上,應發散思維,做出既帶有權威性、理論深度的認知性公報,又有平易輕松、深入淺出特質的互動性交流內容,從而彌補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構建一體化宣傳體系,革除宣傳死角,進一步提升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成效。二是在方式上深化宣講載體建設。以“院壩微宣講”、“名嘴龍門陣”、“百姓茶堂”等形式積極開展各項理論宣講活動,做到村居全覆蓋。三是在內容上凸顯文化內涵。進一步加強進基層的宣傳引導、環節設計、示范樣本建設等,促進基層文藝評論組織化、大眾化、生動化和品牌化發展,提升基層群眾文藝鑒賞力和創造力。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文化設施和傳播手段。緊密結合實際,善于研究和引導文化。宣傳思想工作要圍繞大局,注重引導,突出群眾的重要地位,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利用網絡文化陣地:群工系統、街道微信公眾號、街道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由專門的一個部門或小組來統籌管理,專人管理和負責,定期更新和策劃,制定有關制度和要求,善于使用“接地氣”的形式和話語,讓宣傳思想工作生動起來、活潑起來。將新思想、新方針、新政策以及身邊好人好事、感動人物等正能量在網絡平臺進行推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把群眾利益和問題作為首要內容來抓,將民主管理、參與,自我教育體現在日常工作上,把實事內容講清楚,把政策、目標、思路、舉措講明白,讓群眾成為明白人、參與者,從而形成合力,達到宣傳實效。
一是整合優化戶外宣傳陣地。統一主干道公益廣告內容、大小及形式,并在主要路段與節點,以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設計制作造型優美,兼具觀賞性與教育性的公益宣傳廣告;同時對施工工地圍擋美化與廣告內容做出統一規范,營造出宣傳思想工作宣傳的濃厚氛圍。通過多樣化的、貼近民眾的信息傳播媒介與平臺,將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有機協同起來,用百姓聽得懂、感興趣的話語體系談國家事、宣黨建情,把國家政策、黨建宣傳真正傳達至群眾之中,并以直接高效的方式消除人民群眾的誤解和疑惑,使宣傳思想工作深入人心。二是拓寬思政工作對象,重點加強對企業人員、農民工、個體戶、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殘疾人等政策宣傳,通過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和正面引導,消除工作盲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宣傳工作的當務之急。選優配齊鎮、街、村等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干部隊伍,通過各部門宣傳員報名、引進專業宣傳文化專人、以老帶新等辦法,發揮組員自身優勢,提高宣傳隊伍的理論素質、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定期和不定期地舉辦培訓活動,提高宣傳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建立優秀宣傳工作人員的成長通道,采取精神和物質獎勵并行的方法,增強從業者的榮譽感和責任意識,鼓勵更多的人熱愛這項工作,以擴大宣傳工作的覆蓋面。注重黨的宣傳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將熟悉黨的宣傳思想工、掌握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特性、擁有相關技術技能的人才作為新鮮血液不斷輸送到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中去,并在日常工作中培養和鍛煉其積極進取、敢于革故鼎新、勇于探索實踐的精神。
學習企業的品牌營銷策略,是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有益借鑒。構建基層的宣傳思想工作品牌,可以培育群眾文化認同,提升公民對黨、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增強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自覺性。另一方面,通過把宣傳思想工作中嵌入現代科技元素,堅定與時俱進意識,促進文化認同、凝聚共識;通過多樣化的、貼近民眾的信息傳播媒介與平臺,將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有機協同起來,用百姓聽得懂、感興趣的話來談國家事、宣愛國情,把國家的利國利民政策真正傳達至群眾之中,完成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等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 。
習近平同志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中國現已步入創新發展的新時代,在資訊量爆炸式增長、信息傳播速度飆升的新媒體時代,黨的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應根據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在把握時代契機與創新內容方式等多方面做出因勢利導的適當調整,在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優勢的同時,把握新興媒體與社交平臺的特點,形成互補優勢,提高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的方案,使各層面創新精準而有效。要及時發現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推動創新成果見實效,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思想和理論保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