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紅
(甘肅能源化工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可保障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正常運轉,保護資產合理運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但是目前由于一部分企業沒有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引起足夠重視,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報告失真等問題比較嚴重。針對現狀,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以及時發現并防范舞弊的發生,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工作已刻不容緩。
什么是內部控制制度?一種通俗的回答是:“企業防止舞弊的工具?!眱炔靠刂浦贫仁瞧髽I為保證經營業務活動的有序發展,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升會計信息質量,防止資產受到流失或損害,確保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而制定的控制體系。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經營發展中防微杜漸的有效保證。
時下,財務信息不真實,企業徇私舞弊事件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企業未真正實行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系統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企業日常正常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進行,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不流失,保障提供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實用。通過健全且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者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各種形式各個方面的準確資料和信息,制定正確的發展決策,并及時進行推廣和貫徹落實。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是滲透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相互交叉,相互監督,多方位全方面的推進,以便企業在保護資產保障信息的同時,及時可靠的傳遞各種信息,為管理者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及時調整經營方針,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目前,我國企業實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時間雖短,但已暴露出許多的典型問題。
目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乏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制度缺乏應有的全面了解和認識,內控意識薄弱,沒有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工作引起足夠重視,甚或有管理者認為內控僅僅是上級對下屬的一種管理方式,故此造成企業內控制度形同虛設。據調查,有部分管理者雖然認識到內控制度,但僅僅局限于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幾個關鍵點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無形中致使企業管理分割條塊,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防范監督。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滲透于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互交叉,相互層疊,全方位多方面的立體監督,以此形成良好的企業內控環境。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全面性、系統性、完整性、有效性。據調查,有相當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上卻不盡詳實,執行不力。雖然大多企業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制定了許多適合本企業的制度辦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整體性和完整性,更甚將會計內控制度的相關內容分解于各項制度,未形成內控制度的相關系統性,使會計工作秩序混亂以致于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危險。由于內控執行缺乏有效性,會對管理層缺乏相應的約束力,導致出現對管理者疏于管理的問題。
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工作就是監督,而監督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內部審計。實際中,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很難開展,究其原因乃是企業管理層對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了解不夠,致使企業真正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較少,甚或由本部門的會計主管或其他崗位人員兼崗,根本不能充分發揮其職能。而有些企業雖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卻被負責人認為該崗位的職責就是找茬,導致工作無法開展,多方面受到制約,無法真正發揮監督的職能。
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為企業服務的會計人員在思想道德教育、個人專業能力上達不到要求,同時從業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由于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精通,且在日常工作中缺乏主觀能動性,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更何談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運用。企業應不時的舉行相關業務能力培訓,但由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導致培訓流于形式。因此,只有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提高了,才能在崗位工作中得心應手,才能全面開展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工作。
提升企業現代管理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滲透于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是: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工作開展的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乃制度建設工作不健全不完善,導致執行力度松散,監督乏力。因此,要從根本上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工作,采取相對應的措施。
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可以保障企業內控制度的順利實施。雖然企業管理者對內控制度的態度決定著內控制度的工作建設,但更多的應該是全員溝通,提升每位職工的主人翁意識,突出職工的積極性,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為內控制度的良好實施執行創造良好環境。企業管理者要樹立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深刻認識到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良好的預防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及時糾正錯誤,避免企業造成損失。建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規范秩序的內控制度,為每個部門劃分相對應的崗位職責,合理授權分責。各部門要權責清晰明了,因事設崗,責任到位,責權對等,形成從上到下一整套完整的內控制度,層層落實,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看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需解決治理結構“形存實不至”的問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決策層上,應進一步強化管理層董事會的作用,加強決策機制;在組織結構方面,建立內部審計、稽核等專門的監督機構,賦予其相應的監督權,行使相應的監督權力。建立覆蓋全部門的控制體系,要求全部員工共同遵守。
企業內部監督,重點在于審計工作。要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企業就要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或者稽核機構,聘請專門的業務能力較強、素質過硬的人員開展此項工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要賦予其相應的權力和獨立性,不僅僅是審核會計賬目,還要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度進行檢查,包括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對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補闕拾遺,找到執行薄弱環節,提出合理建議,以健全適合本企業的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再完善,沒有德才兼備的人員來執行,其作用也不能得以正常發揮。企業選拔聘用制度將直接影響企業能否聘任有職業素養、業務能力水平高的人員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首先,企業要選拔聘用有職業素養且業務能力水平高的財務人員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其次,企業要注重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修養,不定期舉辦各種培訓,適度進行輪崗,鼓勵會計從業人員進行進修,提供各種平臺各種空間多方面激勵員工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發展性。第三,在狠抓員工業務水平的同時,重點關注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舉辦各種繼續教育活動,制定一套考核激勵機制,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多方綜合考核,獎懲分明,努力營造財務人員的職業歸屬感、責任感,全體員工能群策群力為企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能及早發現風險,防范風險,為企業的財務工作保駕護航。
隨著時代經濟的變化,企業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狠抓業務管理水平,建立適合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組織全體職工全員遵守,互相監督,互相激勵,努力提升企業自身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開拓發展,創造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