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啟坪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鶴子鎮中心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2100)
幼兒大都對體育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將幼兒體育游戲適時滲透至幼兒認知與成長的不同時段,對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情感發展意義重大。就目前而言,實現幼兒體育游戲與幼兒教育的有機融合,需要在以下組織策略的落實中求得突破。
三到六周歲的幼兒面對相同強度的刺激作用,如果刺激持續的時間越長,其大腦興奮受到抑制的強度越大,參加活動的專注度則越差。因此,幼兒參與體育運動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將直接決定著體育教育的質量。然而,在目前諸多幼兒體育活動一般都比較陳舊老套,對于幼兒的的參與熱情和興趣造成了很大制約。可以將幼兒體育游戲融入幼兒體育教學之中,通過游戲動作常規變革的方式來求得實效性突破。首先,打破以前的動作常規。幼兒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發展實際和游戲需求,對傳統體育動作進行創造性變革,讓更加適合幼兒游戲需要的動作進入幼兒體育游戲之中,盡量改變動作的重復性,進而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運動潛能、激發游戲情懷.
游戲規則是幼兒游戲良好開展的基礎,不同的規則約束不同游戲的發展。正是有了規則的存在,游戲的趣味性才得以彰顯。然而,同一游戲的規則并非一成不變的。對規則進行適當性創新,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參與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性體驗。下面以幼兒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為例進行規則創新分析。
以前的游戲規則是:班級小朋友橫向站成一排,由其中一位站在前排充當老狼。游戲中,其他小朋友與“老狼”邊往前走邊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一點了”,接著繼續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接著回答“兩點了”......一直著這樣持續到“十二點”時,其他小朋友轉身就跑,“老狼”快速抓捕,跑至橫線前被抓到著將為大家表演節目。
教師可以將規則改為:首先將以前的橫線變為很大的圓圈,在每一個圓圈邊線放置一個呼啦圈,讓所有小朋友手拉站成一圈,這樣可以便于教師很好關注每位幼兒。其次將跑改為蹲,進而避免了逃跑時劇烈運動出現摔倒等情況發生。最后在抓捕時規定只要進入呼啦圈內的小孩便進入安全區。這一規則改變,既幫助所有幼兒更好強化了規則意識,又讓所有幼兒在被關注的過程中更好參與至游戲中,獲得更加愉悅的游戲體驗。
讓幼兒在不同小組中開展體育游戲,可以最大限度的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分享認知。因為隨著幼兒體育游戲的不斷改良,目前的很多幼兒體育游戲都要求幼兒必須在合作與分享中才能更好完成,這對于引導幼兒在潛意識中學會思考、學會分享、學會合作是十分有利的。在分組方面,可以結合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游戲的需求,開展靈活性、針對性分組。
不同游戲中對于幼兒的身體狀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有著不同的要求,教師在分組時,可以根據需要,將差異性和兼容性結合在一起,為游戲開展和情智開發提供輔助。對于合作性要求較高的游戲,可以將不同體質狀況的幼兒合理搭配,讓其在游戲中合理分工,完成游戲任務;對于競爭性要求較高的游戲,可以將同一體質狀況的幼兒同類搭配,為不同特征的幼兒確立不同的目標和任務,讓其按照要求完成即可。
在幼兒體育游戲開展中,教師要不斷創新和整合,將更加有利的資源運用至幼兒體育游戲中,會幫助幼兒更好感受德育、美育、智育、情育的陶冶,其情感和治理也會得到更好塑造。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所在幼兒園實際情況,利用周邊環境組織幼兒開展一些體味大自然式的校外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感受大自然美好中形成觀察、思考、想象的意識。還可以將所在地域民俗體育或者體育文化與幼兒體育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形成關注當地風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好,進行體育和文化方面的雙層教育。同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幼兒園體育器材的作用,在創新中不斷拓寬對應的器材的使用途徑,讓不同器材的作用更好發揮出來。
總之,借助幼兒體育游戲來開展幼兒教育,對于激發幼兒成長潛能、拓寬幼兒生活視野、提升幼兒運動技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陶冶幼兒審美情操等方面都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具體教學中,結合學幼兒園際和幼兒需求,開發出更多的游戲形式,在高效性策略的推進中帶動幼兒獲得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