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騰達
(武漢萬方圓土地咨詢代理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也使我國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內城鎮化發展主要以城鎮居民為核心動力,因此,在設計城鄉規劃方案的過程中,必須做好城鄉二元結構組成形式的調整工作。
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要求城鄉規劃在區域協調與城鄉協調工作上予以加強,在區域協調上,要將規劃的視角轉變,從以往只關注中心城市的發展角度脫離出來,更多關注區域間協作、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鎮的協調發展。在城鄉規劃中從區域整體發展著眼,綜合考慮城鎮功能、結構、設施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各方面資源,實現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城鄉規劃體系的完善。在城鄉協調方面,要將過度注重城市發展而忽略鄉鎮發展的傳統發展模式徹底轉變,加強城之間的協調發展,結合城鄉各自發展優勢,實現城鄉經濟的優勢互補,在保持城鄉社會經濟各自獨立性特征的基礎上,推進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空間形態、社會生活、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等多層面加強城鄉發展的協調性,使城鄉發展得到更好的平衡。
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城市建設的需求已經不再停留于生活空間的滿足,城市功能性的發揮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而城市內部發展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城市功能性的發揮,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內部優化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人們對城市功能提升、環境改善、多元包容和安全宜居這四個方面的重視已經遠遠超過了城市規模的擴張。并且不再將城市經濟的發展作為衡量城市發展的唯一標準,現代化綠色宜居城市成為城市建設追求的新目標。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傳統的城鄉規劃理念與價值觀已經不能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求,因此城鄉規劃理念與價值觀的轉變成為城鄉規劃轉型中的必然選擇。以人為本的城鄉規劃理念成為新形勢下城鄉規劃理念轉變的必然方向,人是社會的主體,滿足人的社會需求、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才是城鄉規劃的最終目的。在新形勢下,城鄉規劃的價值觀必須要從以往高速發展的經濟價值觀向經濟、文化、環境以及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轉變,這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注重規劃中的統籌兼顧與區域特色的發揮,采取靈活的規劃策略,保障城鄉規劃過程中,具體規劃方案符合區域實際需求。區域特色的發揮是城鄉規劃轉型中的重點,在城鄉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到地區在環境、文化、風俗方面的特征,在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中,不能以城鄉發展的同化作為目標,要充分利用區域發展的優勢,通過有效的區域間協調與城鄉發展的統籌兼顧,在城鄉共同發展,不斷融合的同時,保留各自的獨立性,并利用區域特色資源及優勢,重點發展特色經濟以豐富和完善城鄉經濟體系。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要采取靈活的規劃策略,針對城鄉規劃中具體情況以及城鎮化建設過程與各環節中的具體要求,進行規劃方案的科學制定與靈活調整,以確保城鄉規劃工作合理有效地進行。
提升應對城市發展階段變化,探索存量規劃模式。新型城鎮化道路對城市建設規劃提出了精細化的要求,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加強科學的規劃分析與模式改良,針對城市發展過程中各個環節與發展階段的需求變化,不斷對城市規劃的方針與思路進行合理調整,加強城市各項功能的發揮,不斷適應人們變化的需求。在城市結構的規劃中,要從宏觀結構規劃向中觀結構優化和空間秩序梳理進行轉變,將視角縮小的城市結構的細節之處,以優化代替擴展,不斷提升城市的品質。在規劃模式上,從原本增長為導向的規劃模式向存量規劃模式轉變,在控制空間擴展的同時,對城鄉規劃中的土地資源進行詳細的合理的規劃,以促進城鄉規劃中的空間要素的優化。
探索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和低碳生態的社區規劃。在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理念中,以人文本是城鎮化建設的基本理念,將城鄉規劃的重心從物的角度回歸到人,在城市設計與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到人的需求,設計方案的制定與規劃構思的表達形式上也要采取能夠讓人們更直觀的理解也更容易接受的表達形式。要改變以往藍圖式、形式化、盲目追求設計感的規劃設計方式,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設計與)城鄉規劃要充分考慮到城市功能性的建設與發揮,充分滿足人們對城市功能與生活環境的需求,并通過加強對城市規劃與功能建設的科學研究,進一步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就業、交通、醫療、社會保障以及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在城市社區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融入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理念,以建設“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為目標,將低碳生態社區的建設作為社區規劃的方向與指導思想,將城市及社區的碳排放量作為衡量城市及社區生態環境質量的標準,在社區規劃中運用合理的設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并通過對城市用地、能源、交通、綠化、建筑等方面的科學管理,有效地推進“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結束語:總之,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加快城鄉規劃的轉型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雖然,在現階段的工作之中還存在的一些不足,但是,人們也開始逐步認識到城鄉規劃轉變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工作理念,以此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沖破傳統城鄉規劃的藩籬,為構建良好的城市環境和完善的城市功能奠定基礎,并為我國城鄉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