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婚前財產公證是指公正機關依法對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就各自的婚前財產、債務范圍和權利等問題達成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締結婚姻是建立家庭關系的基礎,通過生活中的共同使用和消費,婚前財產的范圍和權利義務會變的更復雜。財產公證是以公平的方式將很容易改變財產內容的個人財產所有權提前確定。
申請婚前財產公證的人大致有三種情況
曾經受過感情挫折的人再次走入婚姻時,大多較為理性。因此,希望通過婚前財產公證保護各自的財產,從而避免糾紛的發生。其中再婚老年人也占有一定比例,相比于年輕人,他們有一些財產積蓄,因此常常會對其成年子女的利益和以后的財產繼承有影響。如果財產歸屬不能確定,其子女往往會反對甚至百般阻撓父母再婚。因此,再婚老人為了明確雙方的財產,主動申請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則可避免與子女發生沖突,維護家庭的和諧。
當男女經濟水平差異較大時,條件較好的一方會有諸多考慮,他們不希望對方貪圖自己的財產,或者借婚前財產公證考驗對方,把婚前財產公證看成一種感情試金石。另外,經濟條件較弱的一方出于尊嚴和怕別人議論他們婚姻動機不純粹的原因,也想通過婚前財產公證表面自己立場。
受中國的傳統思想影響,結婚前許多父母為其獨生子女耗費大半生的存款購買房屋、車輛。但因為對婚姻的浮躁態度以及社會的壓力等原因,離婚率在不斷上升,所以父母出于保護孩子財產的私心,未雨綢繆,想保障孩子的財產不受損害,往往會讓子女申請婚前財產公證,防止其出錢買的房、車旁落他人。
如今夫妻雙方財產的歸屬發生爭議、財產數額逐漸提高,資產組成多元化等問題顯現出來,由于感性的傳統思想在影響,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后不細分個人財產和雙方財產,所以原本明確的財產歸屬變得不清楚。因此,需要防患于未然,以防離婚后有財產糾紛。借由婚前財產公證給自己一個法律保護,通過婚前財產公證直接認可夫妻雙方財產權利的歸屬,那么財產爭議引起的很多不必要的爭執便會有所減少,促進社會的穩定。
婚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就是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如今財產清晰變得有很大困難是因為婚姻財產的類型和數量的增多。實踐中,婚前和婚后財產、債務等都很難查清,法官和律師在離婚案件中一般覺得最不好處理的就是財產分割問題,因為他們經常需要在調查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而婚前財產公證可以提供足夠的證據,離婚時即使面對種類繁多的財產問題也能保持平靜的心情,可以直接選擇在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離婚,也可以根據婚前財產公證的相關內容,在離婚時直接具體細分,從而提高了司法效率。
現代社會較之過去更加自由開放,社會上的誘惑也越來越多,婚姻的概念在人們心中變得模糊起來。對夫妻雙方財產關系的明確劃分能夠約束雙方的不良心理以及故意欺騙行為。使得原本想利用結婚后離婚的方法分割對方財產騙取錢財的人將失去機會,同時一些富人未婚非法同居組織家庭的現象也能有所減少,還可以避免一方和第三方偽造債務欺騙對方財產。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中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申請婚前財產公證。而法律也不便強制要求所有人進行婚前財產公證。因此,沒有申請的人看著社會離婚率的持續走高,又會覺得隱隱不安,一旦離婚,因為沒有進行婚前財產公證,財產如何處理就成為棘手的問題。
我國法律未曾明確規定一些知識產權在內的個人無形資產,如版權和著作權。當婚前財產公證遇到無形資產時,就無法依照相關法律條文,因此婚前財產公證有問題時一般都是因為個人無形資產。在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個人無形資產越來越多,很多人也開始重視起來,可是婚前財產公證針對無形資產卻沒有可以解決問題的法律條文。
由于大多數人們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婚姻觀念,婚前財產公證的實行對他們的價值觀是個不小的顛覆。因此,婚前財產公證有可能激發人們內心自我保護的意識。促使男女雙方的感情受到沖擊,從而增加了婚姻的風險程度。實行婚前財產公證是男女雙方在現實生活中的需求,也會提醒他們婚姻的現實殘酷性,摧殘其對婚姻的美好浪漫的向往。故而,婚前財產公證與現實之間會存在著摩擦。
由于思想觀念上的排斥,傳統道德觀,婚姻觀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為提出婚前財產公證,會傷害夫妻之間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感情,在婚姻中信任尤為重要,婚前財產公證的人代表不信任對方。
婚前財產協議與財產有關,其類似于一般的民事契約。不同的是,婚前財產協議中牽扯到婚姻身份,與民事契約的特性不一樣,而我國《合同法》中第二條也規定婚姻等涉及身份的契約不適用合同法。所以應該在婚姻法或司法解釋中針對這種特殊的契約專門界定。
根據婚姻法規定無形財產也屬于夫妻財產,由于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個人無形財產比例越來越大,也會產生很多的經濟效益。無形財產大多是由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積累的,所以要提高人們對無形財產權的認識,建立有效的法律政策保護無形資產,尋找適用于無形財產的合法有效的公證途徑。
婦女應該得到更大的保護,因為他們大多處于不利地位,為家庭付出更多的時間心力,在婚前財產公證時公證機關應當引導當事人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則申請辦理婚前財產公證,若公證人員在公證過程中發現夫妻雙方簽訂的協議顯失公平,應建議他們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當事人自己更改協議,從而維護夫妻雙方的權益。
規定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達到一定年限時,婚前財產公證將失去約束力。防止一方仗著有婚前財產公證而行為無所顧忌,導致另一方在婚姻中痛苦掙扎。設立婚前財產公證制度不能使婚姻不平衡情況更加嚴重。如此,弱勢一方想結束婚姻時能夠得到應有的保護。合理規定婚前財產公證的時限對夫妻雙方都是一個保障權益的有效方法。可以引導夫妻雙方逐步完善關系、牢固關系,實現婚前財產公證的最終目標。
婚前財產公證要求當事人親自提交申請書,現場完成相關程序。公證人員應調查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的真偽,是否發自內心和自愿簽訂婚前財產協議。公證人員須遵守流程,仔細核實審查,嚴格審查所涉及的財產憑證。如申請人提交的權利憑證的記載權利人和申請人不一致,記載人必須到場說明情況。
綜上所述,婚前財產公證制度的完善可以促進家庭和諧、婚姻美滿、社會安定,使得男女雙方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護。因此,應當盡快完善婚前財產公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