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華
課題組成員:李英;婁國紅;李鑫;湯清清;王坤
(通許縣四樓鎮第一初級中學,河南 開封 475600)
為了響應時代的需要,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我們開展“農村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旨在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梳理出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讀物,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學會讀整本書的方法,構建“農村中學生整本書閱讀”共同體,打造“農村中學生整本書閱讀”系統,讓農村中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農村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的歸納提煉,歸納提煉出如何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家長輔導”的“整本書閱讀”共同體;如何上“整本書閱讀”指導課;如何上“整本書閱讀”輔導訓練課;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交流活動等一系列農村中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的策略。這些農村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具體是什么?分別起什么作用呢?
指導策略:本課題中的指導策略是指教師針對農村中學生特點,構建“農村中學生整本書閱讀”共同體,打造“農村中學生整本書閱讀”系統,培養農村中學生讀書的好習慣而采取的方式方法。
我們召開班級動員會,學校動員大會宣傳閱讀的好處,激發學生和家長“整本書閱讀”興趣,然后經過問卷調查,層層篩選出熱愛閱讀的學生和家長。為什么這么做呢?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閱讀興趣,他才樂意參與這項工作,家長有閱讀興趣呢,他就會引導自己的孩子來閱讀,學生和家長相互影響,對我們工作的開展是有很大益處的。
我們把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家長輔導”的“整本書閱讀”共同體的方案分解成若干個問題,隱含在問卷之中,通過問卷調查明了家長和學生的想法,同時反饋構建方案的優點和不足,以便作出修改,便于構建共同體使用。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再次修改構建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的構建共同體。由于經過問卷調查分析、層層篩選,功課做得足,教師按照“激發興趣,篩選定位——問卷調查,構建方案——家校共建,三位一體”的流程進行構建共同體。所以構建閱讀共同體的質量好。這樣為“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取得“整本書閱讀”的良好效果,我們指導課課內化,課程表上每周一節,課堂上上指導課,由語文老師上,上課前必備好課例,課例上交教務處備案,這樣定時間、定人員、定課程,保證了指導課的質量。
指導課要求老師備課備成課例,先分解任務,固定課堂流程,個人備課;然后拿出初稿進行集體備課,邊修邊改,最后定稿;上過指導課后及時進行評課,再次修改,形成課例。課例基本流程:激發興趣,激情導入——指導方法,輔導訓練——交流展示,習慣養成。
這樣“整本書閱讀”指導課課內化、課例化、序列化,使指導課有法可依,課例基本流程:激發興趣,激情導入——指導方法,輔導訓練——交流展示,習慣養成,使指導課有章可循。達到了預期目的。
“整本書閱讀”輔導訓練課我們把整本書閱讀的輔導訓練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每一節輔導訓練課都有一個具體的輔導訓練目標。例如:我們七年級上期的必讀書目是《西游記》,《西游記》的輔導訓練目標:
1.借助批注方法訓練學生細讀文本的能力。
2.通過小說三要素把握小說特點,體會中國傳統經典魅力。
3.借助孫悟空體會成長的意義。
明確的目標是做好輔導訓練的保證。
教師明確輔導訓練目標之后,就要設置相應的輔導訓練問題,利用每周一次的閱讀課,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發現精彩,達成訓練目標。
批注是“整本書閱讀”最重要的讀書方法,所以我們重點強調細讀批注,提升智慧。
輔導訓練課上課教師要按照“確定目標——設置問題——細讀批注”的基本流程進行。通過輔導訓練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形成閱讀技能。達成訓練目標。
閱讀交流會首先要設計主題,我們開展的“我愛閱讀”整本書閱讀交流會活動六年級設計的主題是童話讀書會,七年級設計的主題是小說讀書會,八年級設計的主題是傳記讀書會,九年級設計的主題是詩歌讀書會。
設計好主題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讀,分組共讀,全班共讀,全年級共讀,通過閱讀理故事情節,品關鍵語句,找角色言行,批注摘抄積累,做詩句賞析,續寫擴寫仿寫。
學生展示評價可以梳理情節,可以分析人物,可以感悟收獲,可以探究特色。例如:七年級學生對美猴王情節梳理,開端:石猴出世,發展:山間生活,高潮:發現水簾洞,結局:被擁戴為王。
“我愛閱讀”整本書閱讀交流活動按照“設計主題——導讀自讀——展示評價”的流程進行。學生的收獲還是很大的。
總之,我們歸納提煉的農村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對于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學會讀好整本書的方法,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是有所俾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