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平
(湖南省漣源市金石中學,湖南 漣源 417000)
在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故而,教師應當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探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素質。
在英語課堂,“開口去說”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時刻把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貫穿在教學活動的始終。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的形式,通過英語對話的形式逐漸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語篇理解能力,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素養(yǎng)真正得到提升。
例如:在講授《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為了讓學生正確運用“aloud、pronunciation、vocabulary”等新單詞進行相關表達,同時也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借助問題引導法進行教學。首先,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問題二:How do you practice speaking?
……
我發(fā)現(xiàn),通過這樣以問題引導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能夠積極在問題的引導下開展思索以及積極開展對話,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興趣,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英語學科下的文化品格這一核心素養(yǎng)意在加強學生對中外文化的認同,同時提升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學習思維的不同,并借助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親身感受英語學習方式,然后讓其通過語言方式來表現(xiàn)出來,進而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
例如:在講授《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文化品格這一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情境演示,讓學生借助模擬場景通過角色扮演,深刻掌握這部分知識,讓學生了解地道的英語表達。具體而言,教師讓學生分別扮演 “Mario、Tina、Amy”等角色,引導其開展生活化英語對話,鼓勵學生借助“What did you use to be afraid of ?—I used to be afraid of……”等句型進行表達,進而逐漸完善學生文化品格,這對于學生英語的學習也很有幫助。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除了英語課堂上的教學之外,教師還應當注重英語實踐活動的開展,借助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身,形成良好英語思維品質。同時,借助課外拓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作品的魅力,從而,綜合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完善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講授《When was it invented?》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圖片及文字展示,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以及拓展其英語思維。首先,展示 一些近代發(fā)明的圖片與近代發(fā)明的發(fā)明者,讓學生們將圖片與發(fā)明者相連,同時,鼓勵學生開展“When was the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1876.…… ”等對話,逐步讓學生在教師所拓展的英語圖片以及素材中加深其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
在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中,學習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所以,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逐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平臺,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具體而言,通過隨機安排小組,并為各小組安排相關學習任務,借助任務的驅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探索,鼓勵其借助查閱字典、資料等形式掌握與“Music”等相關的英語表達,通過學生以小組形式提前開展學習,對于后期正課講授也十分有幫助,同時,更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學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積極借助多種教學方法的開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最終,有效提升其綜合英語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