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斌
(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賈家鎮久隆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四川 成都 641400)
傳統教學主要是以知識傳授為主,抽象的文字難以讓學生掌握,實驗的運用,能填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師要正確地將實驗運用于物理教學中,包括課堂上的演示教學和實驗室的動手操作。同時,也要結合初中生物理基礎薄弱,動手能力低,思維能力差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本文將重點探討初中物理中實驗的具體應用及其積極作用,同時結合當下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解決方案。
為什么要以實驗為引導來開展物理教學?事實證明,歷史上諸多的物理學家正是在實驗過程中不斷的探索,最終才找尋到了自然的發展規律。比如,伽利略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打破了亞里士多德兩千多年來認為重物一定比輕物下落得快的思想禁錮,讓人類又進一步走近了真理。名人尚且如此,作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更應該從實驗過程中探尋科學真理,并且遵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不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要將所學靈活運用,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這也是物理學習的魅力所在。
物理演示實驗能夠給學生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教師要意識到課堂實驗的重要性,多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的演示實驗不僅僅是運用實驗器材,更多的是利用生活中的實驗現象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體會起來更加容易。以力學性質為例,課本上是明確表明力是不能憑空產生的,必須要有兩個受力物體,不管這兩個物體是否接觸,都會受到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或是現場演示,加深學生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比如,一個學生拍打籃球,籃球會因受力而彈起,同時,人的手也會受到反作用力,感覺到疼痛,這個生活中很常見的事例能拉進學生對知識的親近感,從而對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不再像課堂上的演示實驗那樣,只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而能通過專業的實驗器械對物理進行定量的測定。還是以上述的力學實驗為例,課堂演示往往只能說明受力是相互的,如何來判斷力的大小問題,就要用到彈簧測力計,精確的數值才能真正的說明問題。同時,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還可能發現書本上沒有提及的現象,以此為切入點,積極探索,能夠培養創新能力。
物理實驗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逐漸培養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比如初二的凸透鏡實驗,學生通過實驗操作探索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的高度和距離不同,會導致成像的大小不同,虛實不同,焦點不同等,激發起好奇心。不止步于教材上的實驗現象,自己探索更能增強成就感,逐漸激發學習熱情。
外國友人對中國學生的評價都是“書面成績很優異,但動手能力不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新課標改革的重點就是要加強實驗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拒絕“紙上談兵”。初中實驗中最能考驗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莫過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選用,學生通過這個實驗不僅能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更能查看學生的動手水平。如果電壓表接入錯誤,由于它自身較大的電阻,會使小燈泡亮不起來,如果電流表接入不對,極有可能因為較強的電壓,燒壞電流表,最終造成實驗的失敗。所以,學生要積極思考,獨立探索,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強自我的動手能力,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發展要求。
物理畢竟是初中才開始接觸的新學科,它不像語文數學那樣,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對于初中生來說,完全是陌生的,而且物理課本中都是一些抽象性的文字,需要有較強的物理思維及結合實際生活的能力,才能夠深刻理解物理學科中包含的自然規律。就拿摩擦力為例,它的定義是很空泛的,而通過實驗的直觀體驗,可以讓學生們真正理解它的內涵,以便在計算過程中能靈活運用。
1.教師不重視。首先,部分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改變,始終堅持課本教學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因此,忽視了實驗的運用,加大了教學的難度。其次,教師沒有意識到實驗教學的益處,沒有對實驗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后,教師堅持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阻礙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
2.地區差異性大,教學不公平。部分貧困地區想要開展實驗教學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不僅是實驗室修不起來,實驗器械的購買也存在問題,學生難以享受到實驗教學的好處,這樣就導致偏遠山區學生物理基礎差。正所謂,教育是脫貧之路,長此進行下去,甚至會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1.加強教師的思想教育。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覺悟,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按照當下的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將實驗教學運用起來,不讓實驗室堆塵,使現有資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只有教師加強對實驗的重視,才能帶動學生重視起來,學好物理的基礎知識,為以后的高等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也要改變自己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2.國家要引起重視。對于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象,政府部門要引起重視,加大教育投資,做到基本的“公平”,要把實驗室建起來,實驗器械買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實驗教學帶來的樂趣,再以教育帶動經濟的發展,最終脫離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這也正印證了“知識就是財富”。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認為,物理學科的特殊性,即專業化釋義多,知識的抽象化高,計算的思維性強等,促使實驗教學的運用勢在必行。它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開闊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新課標改革下,這也是對全面性人才的培養要求,但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要加以重視,學校政府要積極采取措施,爭取早日解決,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保證物理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