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崢嶸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5年11月中旬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概念,其基本內涵包括了一定程度上擴大總需求與供給側結構改革并行,同時提升供給體系的效率與質量。[1]供給側改革本意是指經濟領域的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目前我國表現出居民較大的消費需求難以被市場的供給滿足。這對高職院校各專業教育改革有著一定的指導價值,針對高職院校來看,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即需求側,而高職院校的輸出的畢業生即供給側,兩者之間同樣需要保持相對的平衡,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難以滿足需求側,因此基于創新發展為宗旨為當前高職教育人才提供新路徑。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動畫專業存在定位偏差的問題,例如,一些高職院校更多的側重于對學生動畫制作技能技巧的培養,卻缺少對動畫所包含內容(情感表達、藝術審美等)的重視。還有部分院校對動畫專業的定位過高,偏向的綜合性大學動畫專業的體系化教學發展,忽視了適應市場需求的基礎制圖軟件與應用的學習。當前動畫行業的高速發展對人才技能以及綜合能力要求也是不斷增加,市場目前的最需要的就是復合型動畫人才。一些院校的專業社會需求的調研缺乏導致了高職院校教學目標的定位失準,動畫專業本身對市場需求的靈敏度要更高,與社會需求脫節的教學目標只能致使學生畢業就業難的局面一再出現。
因為動畫專業包含的方向較多,根據高職院校的偏向不同包括了影視動畫、建筑動畫、游戲動畫等,其中新的方向更新也對任教老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征就是培育對市場需求具有高度靈敏性的實踐性技能人才,但部分教師本身對新的動畫相關軟件、形式知之甚少,這就難以對本專業的學生學習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當前青年教師成為動畫專業的主力教師,但由于社會實踐經驗的不足,其中部分教師未有在動畫影視公司工作的經驗,授課過程中的實踐技能教授缺乏土壤。
高職院校近年來在教育理論發展上取得長足的進步,國內外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遍地開花,動畫專業教育研究也取得一定成就。其中采用實踐性、市場性特征明顯的教學模式讓高職院校培育出的動畫人才更能滿足市場需求。但還是有部分高職院校難以認識到需求側對供給側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仍主導者高職動畫專業,這大大限制了動畫人才綜合能力發展,先進教學模式的應用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動畫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滿足當前社會需求的動畫人才。
動畫專業課程建設內容需以社會需求為根本。從動畫專業的特征與市場需求特征來看,動畫人才的設計能力培養十分關鍵,我國動畫產業創新發展成為主題。基于動畫專業人才供給側與社會需求側的平臺,高職動畫專業教學模式改革需要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職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調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動畫專業學生能夠獲得實踐經驗的主要方式:(1)校內實驗室。開展相應實訓課程的學習;(2)校外的實訓基地平臺。以校企聯合為基礎開展實訓學習,學生能夠定期到校外實訓基地參與動畫設計的過程。高職院校的動畫工作是主要學習場所還是在院校內部,由本地動畫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開展建設,學生提供場所與理論教學,動畫企業提供技術與資金幫助。
動畫工作室股權院校與企業同時享有,以項目合作開展學生實習實訓,建立起以高校名字命名的動畫工作室,股權和經營權由高校和動畫企業共同享有。高校可以項目合作的方式,引導企業參與校內學生實習實訓。動畫專業畢業生與指導教師同時可以承接廣告、動畫等企業項目或動畫產品的相關任務,同時也可以聘請具備高級技術與實踐經驗的人員指導學生開展實訓。動畫企業作為需求側的代表,與校園合作的動畫企業可以制定自己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訂單式培養成為的新熱點,例如,杭州江濱職業學校與杭州翻翻動漫、盛世龍圖動畫、宏夢卡通等動漫企業啟動校企合作,學校與中南卡通牽手,雙方開辦全國首個校企動漫定向班,簽訂動漫營銷制作專業定向班(即“訂單班”)協議書。江濱職校校長鄭效其說:“一般而言,‘訂單班’向社會‘進口’多少人,就會向企業‘出口’多少人。”[3]
高職院校采取的“工作室制”為學生與教師提供了開放性的教學空間,促進教學效果直觀的轉換成作品。[4]“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不僅能實現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目的,亦能滿足專業理論科研的教學目的,同時能將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作品進行明確的評估。比較傳統教學模式來看,動畫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到動畫制作的實際流程,這讓學生通過該學習過程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同時學習內容也更加滿足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