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鴿
(江蘇省海門市直機關幼兒園,江蘇 海門 226100)
學前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齡前兒童,是通過各種方式對兒童進行計劃性、目的性的教學活動,它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加之其身心發展迅速,因此,強化幼兒學前教育至關重要。
社會認知能力,即人們在接觸和了解了社會之后,適應社會并明確自己社會定位的一種能力。對于幼兒而言,其正處于社會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各種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感,由此也需要家長進行正確引導。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同時也是幼兒啟蒙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學前班、幼兒園等教育場所中,要求學生脫離自己熟悉的環境加入到集體生活當中,使幼兒提前的認識和了解世界,促進其心理健康發育,提升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
幼兒時期是人性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性格能夠大幅度提升人性魅力,促進其人生的順利發展。在幼兒時期,兒童長時間處于家庭的精心呵護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在此情況下,很容易對其性格養成產生影響。而通過學前教育,則可有效緩解上述問題,為其提供一個與同齡人共同成長和進步的機會,通過集體生活以及與外部世界的接觸來完善自身性格。與此同時,在教師的專業培養和正確引導下,還能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這對于其性格的養成也很有幫助。
學前教育屬于一個系統性、綜合性的過程,能夠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一方面,在學前教育中,能夠使幼兒學習到很多基礎的專業知識,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在學前教育中,能夠為幼兒提供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文化熏陶,學習自主學習,幫助其積累人生經驗,使其更好的適應今后的生活,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幼兒年齡普遍較小,尚未形成完善的思維能力,基本上都是憑借自身的興趣愛好開展各項日常活動,與此同時,幼兒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也比較弱,因此,很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為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經常會對幼兒進行粗放化管理,使其被動聽從教師指令開展實踐活動,由此也會對教學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在此情況下,也要求廣大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育。實踐教學中,廣大教師要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構建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逐漸對教師產生信任之感。
例如,教師可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植樹、課件大掃除等活動,使教師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對于其中一些怕苦、怕累、怕臟的同學,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對其進行言語鼓勵,以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為其個性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環境與人的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對于幼兒而言,其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缺乏明確的人生規劃,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只有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在學前教育中,教師要結合現有條件,為幼兒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教育環境,使其能夠自覺接受知識和文化的熏陶,已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可將一些顏色鮮艷的壁紙張貼在教室以及教室走廊中,同時也可讓幼兒親手繪制一些卡通圖案,提升其參與感,緩解幼兒的緊張感和陌生感,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緊緊跟隨教師的步伐,主動的投入到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家庭教育即從幼兒出生就開始接受的一種基礎性教育,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幼兒性格養成以及個性化發展產生影響。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家長都是學習的榜樣。因此,在開展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學實踐活動不應局限于課堂,而是要與家長建立聯動機制,鼓勵和引導廣大家長參與到學前教育工作當中,使整個教育過程更加的全面和連貫。
例如,教師可定期開展家長會,邀請幼兒家長到學校進行參觀,同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強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提升家長的教育常識,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針對于幼兒的實際情況與家長展開交流,定期分享幼兒在學校的表現,上傳幼兒的作品等等,使家長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兒的優點和不足,這對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很有幫助,同時也保證了整個教育過程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學前教育對于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總之,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與學前教育息息相關,這一問題要引起廣大教師及家長的重視程度,并在今后發展中,積極進行教學理念創新,同時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其家長建立聯動機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為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