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莉
(石家莊橋西區振頭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每節課、每個知識點,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教學難點和疑點。這些難點和疑點,有的是因為知識的內容較難理解;有的是因為學生不能自身體驗或論證,或者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還不夠豐富;有的是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和約束,無法驗證的結論,等等。對于這些在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難點和疑點,解決的方法和途徑雖然很多,如聯系生活實際,制作數學模型,實際考察方案等。但有些時候受時間和一些客觀因素的約束,并不是這些傳統方法所能很好地解決的。此時如果能有效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多功能優勢,來幫助學生探索和研究,理解和掌握知識,突破難點和疑點,化難為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要盡量地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很少注重數學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機聯系,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使學生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一些生活情景,提供一些現實的學習材料,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生活,并不抽象;學好數學,為生活、生產服務。例如,“圓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圓及其應用,把握什么是圓周、直徑、半徑、圓心的特點,會畫圓。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引人:小動物們舉行自行車比賽,比賽的結果如何呢?請大家觀看屏幕猜一猜。這時,畫面上出現了四個可愛的小動物:小猴、小貓、小豬、小兔和小狗,他們分別乘坐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車輪的自行車參加比賽(利用特寫鏡頭的辦法把不同設計的自行車輪子一一展示,引發學生的質疑與思考)。隨著小猴一聲槍響,激烈的比賽開始了,但很快就拉開了距離。接著,老師讓學生根據不同車輪前進的情況預測比賽結果,究竟誰能得第一?“小狗得第一”,“為什么?”“因為小狗騎的車車輪圓的”?!靶“淄抿T的車車輪也是圓的,為什么它不得第一呢?”“因為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不在中間”“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要安裝在中間?通過這節課學習就會明白,下面我們就學習‘圓的認識’”。設計的動畫及師生對話的時間雖然很短,前后只用了兩分鐘,但卻簡潔明了地突出本課主題,引發了學生對圓的應用價值及其基本特征進行探究的欲望。情景的創設融學科性、藝術性、教育性和科學性為一體,完美地完成了激趣、設疑和促思的目的,可以說很成功達到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目的。
多媒體技術提供給學生動態、逼真及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展示數學所蘊含的動態美,這是常規教學無法達到的境界,這也是常規教學手段無法展現的魅力。把幾何畫板運用到常規教學,是目前數學課堂教學的普遍現象。通過動態的操作實驗,喚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親身體驗點、線、面具體運動過程及數據的整理和統計,學會了用幾何畫板探索平面幾何、函數圖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促進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探索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完善了學生個性,提升了思維活動的層次,培養了數學學習的能力和素質。
信息技術信息量大,動感性強,能以“動”的形式模擬思維過程,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教學推導梯形面積公式時,我先讓學生利用學具操作推導面積計算公式,在學生匯報交流時,我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了學生的不同想法,使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梯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變”成學過的圖形來求它的面積。在課件的展示過程中,學生不僅看到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還了解到其他同學的思維方法,從而獲得了新的啟示,形成了新的認識、新的體驗,達到了拓寬學生思路、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效果。
作為一門工具學科的教學,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某些學科形象和生動。學生在學習中感覺枯燥無味很正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國外有一項研究表明,人們通過語言形式從聽覺獲得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利用聲光同步,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憶的內容可達65%,可見,以聲光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于知識的獲得、鞏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必將促進數學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現代化,從而極大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是展示自己教學藝術的舞臺。
總結: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只要我們有效利用它為數學課堂服務,把多媒體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機契合,這不僅有利于教學內容的探索和研究,還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啟迪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和創新能力得到綜合發展。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多媒體使用的量和度,把多媒體當作數學課堂的有效工具,為數學課堂添燈結彩。總之,現在的初中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多媒體應為課堂服務,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