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樂萍 鄭優生
(重慶市上橋中學校,重慶 404100)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密性、精準性、條理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數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學好數學可以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力。在初中階段學習數學,不僅對學生的知識補充和以后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手段。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只是注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略了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提高其數學修養都有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蘇教版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教學中,本節課主要講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在圖形中找到全等三角形,利用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在課前導入環節,可以進行情境創設,首先老師把一個三角形尺子放在一張紙上,然后在紙上畫出三角形,然后用剪刀剪下來,讓學生觀察裁下來的三角形和三角形尺子能不能完全重合?通過觀察可以讓學生獲得全等三角形的體驗。還可以拿出兩張尺寸相同的照片放到一起,看看兩張照片能不能完全重合,這個情境創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以上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還能把數學教學和生活有效的聯系在一起。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數學教學中,老師都是采用板書的教學形式,這樣單一的教學形式會讓數學課堂顯得枯燥無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一些抽象的知識內容,數學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聲像一體的特點,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使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打破時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多的知識。
例如:在《一次函數》教學中,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畫出具體的一次函數的圖像。在課前導入環節,先用多媒體出示一道關于函數解析式的問題:小明爬山到半山腰的氣溫是7℃,海拔每升高1Km氣溫就會下降8℃,小明從半山腰向上爬到xkm時,他所在位置的溫度是y℃,試著用解析式表示y與x的關系。通過多媒體導入題目,啟發學生認識函數解析式是怎么建立的。在下面函數圖像的學習環節,老師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平移,引導學生在圖像形狀、傾斜程度上面比較不同的兩個圖像,從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兩個圖像的平移關系。通過多媒體展示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圖像平移的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圖像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新課改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學要面向整體學生。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都是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沒有注重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每個學生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每個人的智力情況也不同,所以學生之間都存在個體差異,如果數學老師不重視這些差異的存在,必然會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數學老師要把教學面向整體學生,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位置上。比如,數學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提問、布置作業的時候,都可以采用分層的形式,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能說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能判斷一個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問題一: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1)求k的取值范圍;(2)若k為正整數,且該方程的根都是整數,求k的值。這道題可以讓數學基礎弱的學生回答。問題二: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實數解是x1和x2(1)求k的取值范圍;(2)如果x1+x2-x1x2<-1且k為整數,求k的值。這道題可以留給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回答。通過分層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還能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數學教學,首先老師要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最后要實施有效的分層教學,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