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亞妮
近年來,鳳翔縣關工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發揮老干部的獨特優勢,不斷創新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和豐富活動載體,切實推動了鳳翔縣關心下一代事業長足發展。目前,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已形成了老干部全心全意奉獻智慧,服務青少年正確方向,團結教育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的良好局面,共同為實現縣域經濟追趕超越,為打造寶雞副中心,建設實力強縣目標而不懈努力。
打造一支精干的老干部隊伍。老干部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對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思想教育、扶弱助困、感化幫教諸方面能發揮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為此,鳳翔縣關工委根據工作需要,本著“領導談話動員一批,做好工作推薦一批,上門求賢聘請一批,用高尚、神圣的公益事業吸引一批”的辦法,把德高望重、身體健康、經驗豐富、樂于奉獻的老同志聯系在一起,根據他們的特長,登記造冊,編入“理論組”“講師團”“幫扶組”“愛心藝術團”,使他們人人有位子、工作有對象、有目標任務,有條不紊開展各項活動。目前,全縣關工委組織發展到60個,在冊老同志骨干182人。
著書立說教育莘莘學子。縣關工委鼓勵老干部著書立說,創作和編寫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著作、講稿及調研論文。關工委副主任黨志遠先后出版了《我的教育實踐》《我的教育詩集》《杏壇語絲》《潤物無聲》《關教心語》;辦公室副主任楊志超經常手寫一些散文、關教新聞、通訊見諸報端、刊物、網站;年逾七旬的老干部薛九來著作《童年記事》《情寄春天》《鳳翔民間拾趣》《鳳翔民間歌謠》《詩詠鳳翔》等作品,被青少年譽為“做人的向導、習文的寶典”。縣關工委老同志骨干成員圍繞工作重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撰寫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鳳翔縣農村留守幼兒教育之我見》《鳳翔縣關工委基層年的新作為》等68篇文章,分別刊發在《中國火炬》《陜西關心下一代》《寶雞關心下一代》等報刊、網站,撰寫并向上級教育部門推介了《社區家庭教育課程專題講稿》4份。向省、市和縣各基層組織贈發了關工委老干部著作2000余冊,為基層關工委提供了宣講教材??h關工委的三名老同志堅持連續幾年為中國老年學學會撰寫論文并均獲獎。201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又都寫了講好改革故事的文章,受到縣上的獎勵。
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h關工委結合形勢要求和自身特長,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家風教育、“兩史”“三好教育”、法制道德教育走進校園、鎮村、社區作為工作重心,先后與縣教體局、縣法學會、縣老科協教育分會分別在紙坊中學、競存中學等校舉行了啟動儀式。按照老干部各自特長,組成講師團,分組劃片,分赴全縣12個鎮和中小學校作法制教育、國史、黨史、家風教育報告,四年來累計達150余場次,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家風教育是關工委工作的一大亮點。在深化家風源頭教育方面,一是與縣電視臺聯合,連續五年舉辦“青少年德育大講堂”,由縣關工委副主任黨志遠主講,錄播家風、家庭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專題講座,每周四周五定時重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家長和社會反響良好。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講師團成員在縣大劇院、縣勞動就業服務局、縣政府會議室分別舉辦“父母、官員如何教育孩子”專題講座。三是先后在全縣廣泛開展“雙十”(十個好家風示范村、十所好家風示范校)“百戶”(一百戶好家風示范戶)好家風評選命名表彰活動及“雙十佳”(十名最佳五老、十名最佳少年)評選命名表彰活動,并編寫、出版、發放《鳳翔縣好家風示范戶風采錄》兩期2500余冊。通過發揮老干部各自特長,推進了全縣好家風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
幫扶關愛特困學生。為了配合全縣扶貧幫困、精準扶貧工作,縣關工委幾名老干部于重大節日及春冬兩季,多次聯合組織愛心救助小組,先后深入縣特殊學校、糜桿橋鎮中學、關村小學、城關鎮東街村七組、柳林鎮大柳樹村等為400余名特困學生送去書籍,學習、生活用品,慰問金合計達34600余元,使受助特困留守兒童感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給予的溫暖。同時,為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保護失足青少年,讓其改邪歸正、預防違法犯罪,縣關工委為全縣各鎮、社區聘請了24名退休干部擔任網吧義務監督員,挽救了一批“五失”(失足、失管、失學、失業、失親)青少年。同時,縣關工委與縣教體局配合聘用了66名法制副校長,并分別開展了創建縣、市、省級“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取得了可喜成績,為鳳翔贏得“平安縣”“先進法學會”榮譽增了光、添了彩。2017年縣關工委被命名為“陜西省青少年維權崗”單位,今年陜西19部門聯合提名鳳翔縣關工委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單位。也曾被陜西省關工委、省文明委;寶雞市委、市政府、寶雞市關工委;鳳翔縣委、縣政府評選為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
回顧近年來的工作,鳳翔縣關工委依托老干部的獨特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搭建立德樹人工作平臺,創新工作亮點,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邁步跨入新時代,關工委一班人繼續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輔導員、關愛特困青少年的幫扶員、青少年活動場所的管理員、網吧的義務監督員、救助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