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 群
少肌癥亦稱“骨骼肌衰老”或“肌肉減少癥”,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以骨骼肌質量、力量及功能下降為特征的綜合性退行性病變。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不同程度地發生少肌癥,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加猩偌“Y的老年人站立困難、步履緩慢、容易跌倒。少肌癥不僅影響骨骼的健康,更會降低人體主要臟器的功能,可引發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肺衰竭,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致殘率。而肥胖型的少肌癥常表現為肌肉減少,脂肪增多,這樣的老年人看上去不太消瘦,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自身存在少肌癥,所以此病對健康的危害性更大。
平時可采取簡單的自測方法,判斷肌肉是否衰減。檢測方法如下:
1.若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體重每年下降5%,需要引起注意。
2.行走4米,如果步速少于0.8米/秒,時間大于5秒時,要提高警惕。
3.坐在椅子上,后背挺直,雙手環抱于胸前,自行起立、坐下,再起立,再坐下,30秒內坐起次數少于14次,表明肌肉力量減退了。
4.使用簡易握力器,如男性握力小于30千克、女性握力小于20千克,應考慮是否是少肌癥的表現。
5.如臀大肌變得扁平、小腿的腿圍減小、上臂有明顯的皮膚松弛下垂,都是肌肉流失的表現。
少肌癥初期并沒有任何癥狀,不過患者經常感覺疲勞、乏力。如果有上述多個表現,則須去醫院進行骨骼肌量的測量,以進行確診。
引起少肌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過度追求老來瘦。有些老年人嚴格控制飲食,進食量減少,營養不良,體重減輕,導致肌肉減少。
2.飲食不平衡,偏食、挑食或膳食單一,熱量與蛋白質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導致肌肉質量下降。
3.久坐不動可減少肌肉量及肌肉力量,人易疲勞,更不愿意活動,導致惡性循環。
4.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每餐攝入25~30克的蛋白質,有利于減緩肌肉的衰減,增加并保持肌肉質量,但很多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入不足。
5.缺乏維生素D。低維生素D水平可導致少肌癥。另外,各種疾病相關的感染,病后久臥在床缺乏活動,胃腸功能不良,營養物質攝入不足,不科學減肥,等等,都會對肌肉流失造成極大的影響。
預防少肌癥甚為重要,方法主要有兩點:
1.老年人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尤其應選必需氨基酸齊全及比例合理的優質蛋白質,以促進肌肉合成,預防少肌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牛肉、雞肉、魚、蝦、蛋類及豆類等。
2.保持適量運動,以減緩肌肉衰減的速度。運動可增加骨骼肌的力量,延緩因骨骼肌衰老導致的功能下降,還可改善心血管功能,減緩內分泌功能的減退。所以說,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對身體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