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英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系,河北 承德 067000)
根據百科中對“物聯網”的定義,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說白了,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是對互聯網的一種延伸與擴展,其核心和基礎仍是互聯網,只不過物聯網用戶端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早于1999年,中國就提出了類似物聯網的概念,只不過在中國是稱作“傳感網”,國際上則稱為“物聯網”。物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把傳感器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以及家用電器等各種真實物體上,通過互聯網聯接起來,進而運行特定的程序,達到遠程控制或者實現物與物的直接通信。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對地球上任何一個物體進行定位和控制。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其中物聯網在三大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
物聯網將技術與社會連接在一起的結構將產生一種新的技術經濟結構,對社會、經濟活動產業巨大的影響,因此、將形成新的經濟形態,表現出巨大的市場前景。物聯網是生產社會化、智能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傳統商品市場的有機結合的一種創造。這種創造不僅可以極大的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而且能夠改變社會生活方式。這樣的話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物聯網這一手段進行產業創新和提高商品競爭力,大大提高效率。同時,可以遠程地控制商品,隨時隨地查看和控制商品,可使得物流變得簡單無比,等等。一句話,未來的經濟會因為物聯網的出現大大改變。
如果把計算機的出現使信息處理獲得了質的飛躍,視作信息技術第一次產業化浪潮;如果把互聯網和移動網的發展使信息傳輸獲得了巨大提升,視作第二次產業化浪潮。那么,專家表示,以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獲取技術的突破,將掀起第三次產業化浪潮。物聯網實現了由人操控的物與物的聯系,相當于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用信息聯系了起來。這種新的概念被提了出來,必定會讓人有新的想法和新的對事物的看法,這也會促使信息產業的創新,加快社會信息化的進程。
北京奧運期間,物聯網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譬如視頻聯網監控、智能交通指揮、食品安全追溯、環境動態監測等等方面,物聯網技術獲得了非常大的用武之地。上海世博期間,約34萬人在世博園就餐,保證食品安全成為了首要目標。利用物聯網,在現場就可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來源,確保供應渠道的安全可靠。世博會的火警警報裝置也利用了物聯網,消除了世博期間的火險。汶川地震事信息通過傳感網被傳遞到后方的決策部門,有效規避了人員實地觀測可能遭遇的傷亡風險。這一切都說明了物聯網的有效應用可以保證人的安全,危險在未發生的時候就被消除。
物聯網的價值大約是互聯網的30倍。其潛力幾乎是無窮大的。我們可以暢想,未來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身上穿的衣服的生產過程,我們寫的紙是從哪棵樹上來的,我們吃的豬肉是從哪頭豬上來的,走失的狗可以自動告訴我們它的位置??現在物聯網剛剛起步,沒有什么是不能想象、不能實現的。發展物聯網是信息科技的大勢所趨,是未來國與國的新一輪科技競爭前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物聯網涉及范圍太廣,其發展重任,遠不是一個企業或是一個行業能夠擔當的。產業鏈以及跨行業合作成為必然趨勢。這樣會導致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因此,整個社會會應為物聯網而大大改變。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包括航天、通信、智能建筑、醫療健康、生產制造、軍事、安全隱私、環境監控、娛樂多媒體和交通運輸等。已有的實際案例包括:1.醫療輔助系統:讓病人身穿帶有射頻識別和傳感器的衣物。可以得到病人的心跳電壓等健康信息并上傳網絡,醫生可以通過PDA等設備進行遠程即時診斷并安排護士幫助病人治療。提醒系統的應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2.有文獻設計了一種在日常工具上的自動提醒系統。例如,在雨傘上加了一個小裝置,可以通過網絡獲知室外是否下雨,若下雨或即將下雨,則在用戶出門時自動發出士l音,提醒帶雨傘出門。3.文獻設計了一個能在電器浪費電能時提醒主人并自動關閉部分電器的家庭節能系統。老人摔倒提醒系統通過在老年人身上安裝加速度與重力傳感器,當老人摔倒時發送短信通知家人。
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目前,美國、歐盟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我國也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正在開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政策措施。最新數據顯示,上海移動目前已將超過10萬個芯片裝載在出租車、公交車上,形式多樣的物聯網應用在各行各業大顯神通,確保城市的有序運作。在上海 世博會期間,“車務通”全面運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統,以最先進的技術保障世博園區周邊大流量交通的順暢;面向物流企業運輸管理的“e物流”,將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的貨況信息、車輛跟蹤定位、運輸路徑選擇、物流網絡設計與優化等服務,大大提升物流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可見的物聯網的具體應用,如遠程防盜、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智能圖書館、遠程電力抄表等,這些僅是物聯網的鄒形,還尚未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物聯網固然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十分美好的藍圖,在未來,我們可以想象通過物物相連的龐大網絡實現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監控、智能物流以及家庭電器的智能化控制。但從目前全球狀況來看,物聯網的發展仍有眾多問題需得到解決,所以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