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 李朝燦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前言:高職院校是我國技術性人才培養重地,高職圖書館服務在學校人才培養、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方面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各種現代化技術飛速發展,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和社會、經濟各個領域進行深度融合和跨界滲入。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查找、參考咨詢、文獻傳遞等方面,而這些服務內容與高職院校其他部門甚至于其他單位都存在著密切聯系,所以要想完善圖書館服務內容需要開展協作。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內容中,缺乏協作意識,致使提供的服務效果并不明顯。比如說,在對圖書館聯合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數字資源推廣活動過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學校網站公布或者張貼公示等形式,而并沒有積極邀請和聯合電子商務平臺對數字資源展開各式各樣、新穎豐富的宣傳活動。盡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是適應互聯網趨勢做出的服務模式創新,但大部分高校師生對于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并不了解,有的可能還不知道學校圖書館進行服務數字化改造,所以導致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效果并不理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設備的先進,高職院校師生作為接受“科技潮流”的先鋒群體,獲取信息資源和閱讀習慣已然從傳統意義上的紙質報刊、雜志向電腦、手機等移動網絡終端設備上轉變,這就導致學校圖書館的紙質圖書的借閱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形式正在被顛覆,高職院校師生們無論是遇到專業學術上的問題還是其他知識難點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查找和尋求幫助,在網絡基本全球覆蓋的世界不受限制。而且傳統圖書館紙質圖書借閱辦理手續相對較為麻煩,影響了圖書的借閱。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說是師生們的“第二教室”,可以說圖書館的資源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效率直接關系到師生們獲取信息的效率和課堂教學的質量。然而,盡管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都已經配備電子信息資源,但其仍然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信息資源的覆蓋層面仍然較窄、更新速度仍然較為遲緩,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宣傳力度都做得遠遠不夠,仍然采用的是展板推薦、活動報頁、網站公告等形式,特別是新生們對于圖書館服務只是停留在入學的講座上,只能依靠自身的理解和日常的互動了解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致使圖書館服務中的信息交互、傳送、使用較為缺乏,沒有充分運用和發揮互聯網信息資源的優勢,沒有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務于高職院校廣大師生們,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還較為滯后,師生們對于圖書館服務的利用率十分低下。
整合資源,創建個性化的服務機制,是優化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關鍵。大數據背景下,知識服務正在向個性化方向發展,為高職圖書館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整合數字化信息資源,以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信息服務的客觀依據,創建個性化的服務機制,以便滿足讀者需求的個性化與文化訴求的多元化。在具體做法上,可建立新書推薦網絡渠道服務機制,以互聯網作為支撐有針對性地向讀者推薦圖書館的新服務和新功能,或是采用專題信息總結服務機制,貫穿“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結合本館工作實際,自主研發相關數據庫,開展專題信息服務,課題跟蹤服務等保障機制,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專業性。另一方面,為保障高職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機制的應用效果,還應為廣大讀者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閱讀空間,提升數據過濾工作效果,用智能化的網絡信息檢索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創新平臺,完善網絡信息互動體系是優化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手段。大數據將圖書館用網絡的形式與讀者互動,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還應從圖書館平臺建設入手,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QQ 公眾平臺、微博等新媒體,完善動態網絡互動體系,用完善的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建立起與學生讀者的互動平臺,從而能夠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具體做法上,以建立高職圖書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為例,可定期發布圖書館的動態消息,并做好跟蹤服務。
館際合作,實現高校圖書館聯盟化,對優化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至關重要。圖書館聯盟是數字圖書館發展所向,在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中,堅持“共知、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突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專業特點,可使高職院校之間的圖書館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有優勢,使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實現一體化發展。圖書館聯盟是實現資源共享最有效的組織形式,要實現高職圖書館聯盟化,必須立足未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自上而下立足頂層設計做好統籌規劃,實現資源的館際互借、信息傳遞及相關專業科學研究的服務模式,更好地提高本校的圖書館的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可謂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如何順應互聯網信息潮流趨勢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成為當前圖書館工作的重點。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立足于高職院校師生教學特點,大力構建互聯網智能化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推進圖書館服務優化轉型升級,促進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發展,為廣大高職院校學生提供更專業、更便捷、更智能的圖書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