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媚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荊公小學,江西 撫州 331800)
眾所周知,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中固然要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但是教師應當注意,生字生詞等基礎知識是點,而能夠將文字讀懂,融會貫通才是語文學習中的面,教師在語文科目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注意點面結合,這樣才能保證語文學科整體的教學質量,也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盡管當前新課改下的教育環境已經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許多學校及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教授學生們完成簡單的聽說讀寫,認為小學生只要掌握課本上的生字生詞,能夠簡單的進行運用就可以了,這種教育觀念是極為錯誤的,其所堅持的教學思路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也是完全行不通的,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教育形式下學生全方位、現代化的發展需求[1]。
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都未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往往都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這樣一來,教師不重視閱讀能力培訓,學生自己又認識不到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就會嚴重耽誤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對后期高年級的語文學科學習難以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語文學科是一個重視積累的學科,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重點固然在生字生詞的學習,但是,在小學三年級及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占據了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從小開始,從早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及早的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不斷地提高閱讀能力,才可以確保在后期的語文學習中能夠做到對教材文章蘊含的思想的正確感受和把握,從而保障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2]。
如果把語文學科比作一個人,那么學生對于字、詞、句的聽說讀寫就是這個人身上的骨骼與肌肉,而學生對一篇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就是這個人身上的血液和靈魂。因此,若不具備足夠的閱讀能力,這個“人”就好比一具行尸走肉,是不能長久的存在的。所以說,學生只有不斷鍛煉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面對一個文字作品是才能夠具備足夠的底氣與自信去分析,去探尋作者內心真正的想法,去理解到作者真正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精神,并從中獲取到真正有價值的觀點,從而有助于自己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綜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教師一定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3]。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孩子最大的老師。小學生尚處于自制力較差的成長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而要想讓其學習一件事,首先就要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才會使其自發主動的去參與,去實踐。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同樣的方法,教師應注意從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了解他們現階段對哪種類型,哪種風格的文學作品感興趣,進而有針對性的為其提供文學作品,確保學生會真正的閱讀這些作品而不是受制于教師的壓力才被動的走馬觀花式的翻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意識,真正的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4]。
首先,教師應給要努力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是一個相對安靜的活動,因此,只有在一個安靜,舒適且無壓力的場景下,才會給閱讀者帶來內心的寧靜,而學生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夠真正做到有效閱讀。所以,學校及教師應盡力為學生打造優質的閱讀環境,不能將閱讀活動變成一個強制性,壓迫性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會削減學生的閱讀興趣,更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起到反作用。
此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在課堂之外創建更多閱讀平臺。比如,現在微信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以閱讀展示作為群聊的主要內容,號召學生將每日閱讀心得在群內分享打卡,并定期開展評比活動,由學生自行投票,選出覺得最有意思的閱讀分享,增加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從而在課外也能夠培養和建立學生的閱讀能力[5]。
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活動絕對不能僅僅局限在字詞的簡單的聽說讀寫,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閱讀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最基本的體現,因此,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重點內容之一就包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再具體的教學實踐互動中,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利用課上教學時間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通過建立小組,讓學生在組內乃至班內分享交流閱讀心得,從而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為學生創建優質的閱讀平臺,增加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和創造性,從而全方位的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最終達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穩步提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