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東 謝淑群
(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鳳鳴小學,重慶 404500)
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首先要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作為教者,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在教學中,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每個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一個角色。這樣,學生上課就是在情境中參加各個活,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學生不僅學的輕松,愉快,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讓學生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有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越來越濃。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同時扮演多種角色,但職業角色是相對單一的。小學教師的根本任務就是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奠定基礎,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和體力,既要使學生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承受現有的各種社會關系,又要使他們能夠承受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小學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多樣化,小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前提下“引導”要順著學生的學,就著大家共同關心的“疑”與“惑”來“導”。引導并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問難,引導并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引導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誘發興趣中應該由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①端正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克服學習冷淡和厭學等不良情緒。②充分發揮教師的情緒感染力。一個具有感染力的教師不僅善于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必要的沖突與挫折,而且還善于以自己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樂觀情緒去啟發和感染學生,增強其解決問題的勇氣。③改善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氣氛民主活躍。首先要了解所教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模樣他們的喜怒哀樂,以求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數學除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以外,還有應用廣泛的特點,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以往我們的數學教學忽略了這一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盡量使問題更加實際,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找出答案。如學習“厘米和米的認識”,要求學生先估計一下講話,課桌,黑板有多長,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實際測量,通過討論交流,發事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得到的數不同,從而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的必要性。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主動,對游戲有很大的興趣。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注意只能保持在15分鐘左右,在教學中,如果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本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使數學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課堂氣氛妙趣橫生,師生感情融為一體。通過競爭可以引起大腦某些部位緊張,使處于“休息”狀態的部們進入工作狀態。競賽為學生積極參與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 競賽中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必將喚起學生的內驅動,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趣。當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的興趣也更加濃厚。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可采用“奪紅旗”“接力賽”“奪冠軍”等方法。對疑難問題采用“打開智慧鎖”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還可以組織“計算接力賽”,爭當數學博士,爭當小小巧算家和師生競賽等多種競賽活動。
人們首先利用感覺的材料進行思維的。學生在接受前人總結的知識時,也要充分運用感覺器官,直接形象地感知學習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內化自己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每學一個新知識,都充分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知材料,使他們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 都“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讓他們在現中學,在學中玩,把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結合起來,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在引導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啟發思維,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
總之,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是學習獲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條件,學生對數學有興趣就會從“厭學”到“愛學”再到“好學”,數學學習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這需要廣大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學習的心理規律和認知過程進一步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