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江重實驗小學,江西 撫州 344200)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界定和反思有利于促進小學數學科目的進展,推動小學數學科目的進步,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體現在新課改數學教育的方方面面,踐行新課程理念,為學生學習數學科目帶來思考,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已經貫穿于教學的方方面面,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工作之一。對核心素養的研究體現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先進性,進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展開研究,對核心素養進行界定和反思,給予未來數學教育發展一些建議和思考。
數學人文是指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積極的參與數學科目中,追求數學的獨特美感,讓數學成為學生學習交流的工具。數學人文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動機上,讓學生在學會審美后,喜歡上數學科目,主動學習數學科目,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直面困難[1]。
數學意識主要是有意識對數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分門別類,從多個角度可以對數學科目進行分類,如代數和幾何,立體和平面等等,有意識的學習數學類別內容,如數學運算,空間概念,幾何公式等等,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數學問題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聯系自身實際,構建符合自身的學習數學的方法,用學生的已知知識來探索未知世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數學思想主要包含了具體的,抽象的,推理性的以及建模思想,數學思想主要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是否可以理性的看待身邊的事物和知識,遇到問題運用自己的智慧尋找解決辦法等等。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生通常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可以運用這種心理,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斷升華學生思維和品質,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遇到復雜難懂的問題,教師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數學問題融入生活實際,從而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數學科目學習效率[2]。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有傳統的思想,通常都會依據課本內容講授數學知識,對練習題的撰寫通常也局限于練習冊內容,這種思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形成,教師應在練習題中融入更多更靈活的知識,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當前,我國使用較為廣泛的測試題是PISA的數學評價測試題,這種測試題對于教學評價有廣泛的參考價值,但習題內容與生活嚴重脫軌,脫離生活實際,同時難易程度和題目類型也千差萬別。練習設置的題目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聯系不緊湊.所以,一套合格的練習題,不僅僅要檢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善于利用習題開發學生思維和智力,讓學生將知識點靈活運用到習題中[3]。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單純的學會知識點,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是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探究其中的美妙與奧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4]。
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是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面對不懂的問題,學會思考,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樂趣,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的研究以及數學意識。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眾多新型高效的數學教學手段也不斷涌現。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多媒體的運用,將枯燥的知識與圖片、視頻相結合,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平行與垂直”時,便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的手段,可以在課件中插入生活化圖形,如鐵軌、立交橋等,生動形象的展現出“平行與垂直”的特點,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感受,掌握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5]。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國土遼闊。但不同地區的數學教材和教學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單單說教材的版本,就存在浙教版、魯教版、人教版等多種版本,不同地域的教材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通過調查表明,雖然教材內容存在差異,但習題和材料并沒有根據地域的特色進行編排,很多地方學生試卷中出現的習題與教學內容嚴重不符,因此,各地區應完善自身的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學習內容進行匹配習題,從而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是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的,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加強實踐,將實踐結果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點的同時,學會靈活運用,讓數學知識不僅體現在書本上,還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個學科的學習宗旨,提高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應對日后生活中的困難,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祖國添磚增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