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梅
(河南省固始縣交通運輸執法局,河南 固始 465200)
目前,我國公路瀝青路面的建設水平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由于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受降水、氣候、車輛嚴重超限超載以及交通量過重等因素影響,出現使用品質顯著下滑的現象,造成各種各樣的路面病害問題,影響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一旦沒有及時檢測出瀝青路面的病害問題,及早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加以處理,將會面臨縮減路面使用壽命、增加養護成本、路面破壞現象加劇的嚴重后果。基于此,如何做好公路瀝青路面病害檢測與養護工作顯得尤為關鍵,對于道路服務水平和公路施工建設質量來說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與現實意義。
想要保證公路瀝青路面病害檢測的及時性、準確性與有效性,就要科學的將瀝青路面病害做好分類,結合不同的病害類型開展針對性的檢測,保證結構性能檢測與公路性檢測的效果。
盡管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標準、完善的公路瀝青病害治理體系,不過有效的病害分類能夠為病害治理手段的選擇可靠性、合理性與科學性提供指導依據,確保檢測人員能夠采取最適合的檢測方法與治理病害方法[1]。現階段我國公路瀝青路面的病害主要由結構性損壞與功能性損壞兩方面,比較常見的病害類型共19種,其中車轍、松散、坑槽、裂縫等是較為常見的路面結構病害,一旦出現會導致路面整體健康狀況迅速下滑,需要采取有效養護措施提升路面平整性與抗滑性,才能夠為路面行車提供安全可靠的路面條件。
公路性能檢測在公路瀝青路面檢測中占據著重要分量,不過具體檢測過程受行車因素和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所以會出現更大的路面破損可能性,給行車舒適度、安全度、車輛行駛能力以及燃料消耗水平帶來不利影響,并且不利于公路通信管道質量的保證,這一方面的影響體現在管道外觀、具體尺寸、反光標志逆反射系數、標線涂層厚度、標線抗滑性能、反光標線逆反射系數、反光強度系數、色度性能、金屬構件防腐層性能、立柱豎直度、設備基礎混凈土強度、環境保護等方面[2]。
作為瀝青路面病害分類的核心檢測內容,結構性能檢測的現行養護規范中,對于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做出了裂縫類、變形類、松散類和其他類型的劃分。實施結構性能檢測工作需要將路面各種病害類型首先進行合理劃分,以此為依據落實到分級工作,讓所有參與檢測和養護的工作人員可以細致、清楚的掌握瀝青路面真實病害狀態,保證病害評價的準確性及合理性。需要格外留意的一點是,一旦瀝青路面處于大量積水狀態,那么勢必會不同程度影響路面使用的整體性能,所以工作人員要注意路面過多水分的防滲入工作,有效開展消除水分的工作。
公路工程建設使用完畢投入正式運行后,便開始了對瀝青路面病害的養護工作,養護人員要及時關注并且掌握瀝青路面的最新情況,采取有效的養護辦法及時處理路面運行中存在的異常現象,從而保證路面質量不受影響。
首先養護人員要通過充足的日常路面養護工作,避免出現裂縫現象,減少發生裂縫病害的可能性[3]。當出現裂縫后盡可能在發現第一時間實施有效的修補措施。一般情況下可使用瀝青灌縫手段,防止路面裂縫蔓延擴大,此法對于是路面滲入水分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結合路面裂縫的不同程度選擇最為合理可行的修補方法,針對不是十分嚴重的裂縫問題,在完成簡單修補后要進行預防性養護工作,達到減少裂縫修補成本這一目的同時,進一步延長公路瀝青路面使用年限。
此病害問題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缺失下部路面結構穩定性而引起,處理病害和養護路面具有較大的難度系數。為了避免這種病害出現,需要考慮到病害問題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定期對路面進行病害檢測,盡可能最大范圍控制局部網裂病害對路面產生的影響,依據網裂具體情況使用修補措施,避免瀝青路面質量下滑,從而消除病害問題對行車舒適與安全性的威脅隱患。
此養護方法實際上是一種薄層罩面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到很多公路工程養護中,具體實施過程需要將相應的結合料、粉料和添加劑加入到石屑或者級配砂中,充分均勻的混合這些材料,在瀝青路面上攤鋪混合材料,達到提高路面強度的養護目的。改養護技術的原理在于有效封閉瀝青路面,避免路面表層滲入水分與空氣等物質,降低或者避免路面出現松散病害問題。
路面養護人員在調查路面彎沉情況中,要積極應用先進的落錘式彎沉儀設備提高調查效率和調查結果可靠性,切實掌握路面有無下沉問題,盡可能及早發現下沉隱患和異常情況,通過相應的養護措施,避免發生路面彎沉現象。
總之,公路瀝青路面的病害檢測與養護工作十分必要,養護人員要通過有效病害檢測明確路面病害類型,以此為開展養護工作和選擇病害處理方案的依據,采取合理的養護措施防止病害問題發生,最大程度控制病害產生的影響后果,提高路面整體質量和行車舒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