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盈
(北京印刷學院,北京 102600)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前幾日在國內電影院上映了。作為宮崎駿眾多動畫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千與千尋》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詭異莫測而又充滿誘惑力的屬于鬼神的世界。宮崎駿借助電影的力量,將日本其獨具特色的鬼神文化展現在世界觀眾的面前。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大多來源于中國唐代時期,今天保留下來的日本古代建筑還能看到很明顯的唐朝建筑的風格。但是每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發展的土壤,在長期的發展中,日本逐漸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鬼神文化。
在《千與千尋》的故事中,千尋和她的父母無意中駕車進入了鬼神的世界,而她的父母因為貪戀鬼神世界的美食而被懲罰變成了豬的模樣。而千尋開始在鬼神的世界中一邊打工,一邊尋找將父母恢復原樣的方法。在湯婆婆的“油屋”打工時,千尋被剝奪了自己的名字,因此她無法找到回家的路,成為了游蕩在“神隱”中的一個漂泊之人。在不斷找尋自己是誰的同時,她得到了一個白衣少年的幫助,這個白衣少年自稱是湯婆婆的助手,名叫白龍。但其實白龍也是在“神隱”中丟失了自己的名字。他在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同時也丟失了自己的記憶,更丟失了一些自己的本性,成為了湯婆婆手下一個兇狠的仆人。
我們可以看到,在電影中,名字被賦予了很重要的意義。日本人這種對于名字觀念來源于日本的“神道文化”。在神道文化中人物,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媒介。因此,日本人的語言文化有諸多的禁忌。而名字就是語言禁忌中的一種。這種對于名字的崇敬的現象,同樣在日本動畫《夏目友人帳》中可以看出,失去了名字的妖怪們法力會被束縛,同時自己也會成為自己名字持有者的仆傭。不拿回自己的名字,便永遠都無法得到自由。
在故事的結尾,千尋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也順利找回了父母并使他們變回了原有的樣子。而同時她也幫助白衣少年白龍找回了自己原有的名字。白龍原本是琥珀川中的河神賑早見琥珀主,因為琥珀川被毀而無家可歸,因此投入了湯婆婆的門下學習魔法,進而丟失了自己的名字,也逐漸的迷失了自我。卻因為幾年前救下過掉入琥珀川中的千尋而記住了千尋的名字,并且幫助她尋找回復父母的方法。
動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瑰麗詭異的神鬼世界,在“神隱”的世界中,神明們在這里生活,休息。一切仿佛都跟人類的世界沒有區別。這里有供神明們洗浴的“油屋”,有為神明服務在“油屋”中辛苦勞作的一些修行較淺的小妖怪們,有開在海上的電車等等。在這個世界中,我們能夠看到各種各樣形態各異的神明們,他們就像凡間世界的人一樣生活。
這一切都是源自于日本的“神道文化”,在日本人的觀念中,世間萬物都是由日本的神明伊耶那岐和伊耶那美這一對代表天地的夫婦所創造的。因此,天地萬物都是神明的化身,都會在長久的歲月中逐漸擁有神的品格。在動畫片《夏目友人帳》中我們可以看到,長期被人們供奉的神龕會慢慢生出神明,默默的保佑這一方土地。而當神龕的香火逐漸衰弱下去,神明的力量也會逐漸的變弱。人們雖然看不見這些神明,但是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神與人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動畫“千與千尋”中,千尋被要求去接待一個滿身污泥,渾身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的客人。起初人們不知道這是誰,紛紛遠離他躲避惡臭。后來在千尋將他身體中無數的人類垃圾清理了出來,這位客人也恢復了他原本的慈愛的模樣。動畫用這種方式也表現了人類對于自然的污染對神明造成的傷害。這個渾身污垢的客人,原本是四方的河神,因為長時間被人類的垃圾所污染,逐漸丟失了自己原本清澈的模樣,成為人人避而不及的怪物。
在河神的形象設計上,宮崎駿巧妙的集合了日本的傳統戲劇—能劇的面具元素。將河神形象與能劇表演面具相結合,用能面具中“白式尉”的形象來表現河神形象。
能劇是日本傳統戲劇之一,它的產生能夠追溯到八世紀左右的日本。在能劇表演中,能劇演員們會佩戴面具進行演出。而演員們在佩戴上面具之后,就成為了面具所象征的日本神明或鬼神。在《千與千尋》中,河神的形象就是借鑒了日本能面具中“白式尉”的形象。這一面具的外在形象就是一個面容慈祥的老人形象,有著亂蓬蓬的白色眉毛與白色胡須,面部肌膚上布滿象征皺紋的溝壑。眼睛微瞇,嘴角上揚,下巴位置與整個面頰是相互分離的。整個面具都給人呈現一種安詳慈悲而又恬靜淡然的狀態。
同樣的,這個面具象征的意義也是十分吉祥美好的。“白式尉”這一種面具所代表的神明是祈愿祝福國泰民安,五谷豐收,家門子孫繁榮的神祗。而動畫中的河神原本就是日本萬千河流的神明,為人類帶來耕種與飲用的水源,為各種生物帶來食物與生存空間。所以,河神借鑒“白式尉”這一充滿美好祝福的形象再合適不過了。河流滋養著萬物卻也不斷被迫接受著來自人類的各種垃圾,最終變成了動畫中骯臟不堪的形象。
在千尋幫助河神清洗掉身體中的污垢后,作為感謝,河神給了千尋一個治愈疾病的藥丸。而在動畫的最后,千尋用這顆藥丸拯救了已經瀕于死亡神志不清的白龍。
動畫隱喻了很真實的環境問題,遭受污染的自然是無辜的。當他受到來自人類的傷害時,他反饋給人類的就像還未清理的河神,是污垢,是惡臭,是人人敬而遠之的怪物。但是假設有那么一天,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還給自然一片清凈,我想,自然大概也會像動畫中的“河神”一樣,會一如既往的善待我們。
文化是沒有國界的,傳播文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用他獨有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日本獨具特色的鬼神世界。而在國內,今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也是掀起了一股國內的神話傳說浪潮,也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獨具中國特色的神話世界。雖然其影響在世界范圍內還不是很大,但是能夠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動畫會成為一種文化之間交流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