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亮
【摘 要】基于對“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小企業發展思路的探討研究,首先要明確這一模式下小企業的發展現狀,然后與其中內容相結合,對“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小企業發展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幫助。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small enterprises under the mode of "mutual fund and guarantee company", we must firstly defin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mall enterprises under this mode, and then combine with its content,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enterprises under the "mutual fund and guarantee company" mode and hope to provide help to those concerned.
【關鍵詞】互助基金;擔保公司;小型企業;發展
【Keywords】mutual funds; guarantee company; smal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76.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2-0130-02
1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型企業在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所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為促進小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健康發展,聯保互助或者是核心企業擔保等措施也隨之出現。但在現如今市場運行機制的影響下,其互助擔保與信息公開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揮,銀行在融資保障與信息需求未滿足的情況下,也無法有效幫助小型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由此可見,及時加深對“互助基金+擔保公司”作用的探究非常重要,進一步為我國小型企業健康穩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2 “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2.1 參與互助擔保的企業數量比較多
根據有關調查報告顯示,自2015起我國實行“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小型企業,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這也是“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成為小型企業融資重要渠道的體現。與此同時,擔保總額也是企業對外信用的代表,簡單來講,擔保總額與企業負債其實是成正比的關系,總額越大企業需要面臨的風險也越大,在參與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很多小型企業選擇通過集群互助擔保融資的方式,使自身運行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得到滿足。
2.2 過度擔保的問題比較嚴重
從有關條例規范中可知,企業對外擔保總額須控制在自身凈資產的50%之內,但根據近年來有關數據顯示,部分小型企業仍存在違規現象,尤其是近幾年甚至有一些小型企業,出現凈資產擔保率大于200%的情況,這代表過度擔保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與國外的“互助基金+擔保公司”相比較來看,這一模式在我國出現與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不僅相關規定條文不夠完善,小型企業在互助擔保的過程中,也未能受到有效的監督規范。再加上現如今多數企業愿意承擔擔保風險,通常是為了獲取相互擔保的機會,如此極易導致擔保鏈與擔保圈出現混亂,另外,在以集群為單位的互助擔保方面,銀行業審查制度也依然不夠健全,很多小型企業在自身資產狀況不足以擔保的情況下產生擔保行為,不僅會增加小型企業融資風險,也為其今后發展埋下了隱患。
2.3 小企業盈利能力比較差
實際上,在我國小型企業應用“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初始階段,未參與互助擔保融資的小型企業,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明顯高于參與的小型企業。由此可見,采取“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進行融資的小型企業,多數不僅盈利能力比較差,其對于擔保風險的識別與管理水平也遠遠不足,進而在自身抗風險能力較低的情況下,增大風險出現的機率。
3 “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小企業發展的策略
3.1 確保互助擔保基金設計的合理性
我們可以將“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看作連接銀行與產業集群會員企業的紐帶,通常情況下,其能夠使二者形成共同享受利益、共同承擔風險的局面,基于此,互助擔保基金設計的合理性必須要得到保證。首先,小型企業必須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互助擔保基金持續增加的情況下,不斷提高的貸款擔保要求也能得到滿足;其次,應確保信息互通的有效性,在“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創建包括產業集群、企業以及銀行的信息共享平臺;再次,此模式應具備較強的篩選能力,在為銀行提供相應信用評判標準的基礎上,使銀行對信用風險管理的嚴格性提升;最后,應實現業務流程簡化或者是風險容忍范圍擴大,以使企業與銀行業務效率的需求得到滿足。
3.2 合理設置互助擔保基金的目標
“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主要是以小型企業的現狀與前景為基點,運作方式也更趨向于市場化與企業化,在利益共享的同時,風險也必須要共同分擔。與此同時,相關人員也必須確保互助擔保基金設定的合理性,具體內容如下:實現短期內對擔保與運營風險的控制,進而為小型企業貸款提供更全面的信用擔保,幫助產業集群打通融資通道;將產業集群中小型企業的綜合能力有效提升,把與小型企業的共同成長作為長遠目標,一方面促進社會整體信用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結合有關政策法規的設計情況,吸引銀行、再擔保與再保險機構共同投資,營造出多方風險共擔的局面。
另外,“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運行原理也必須得到明確,其作為一類復合式專家型擔保基金,基本上以產業集群為運行的基礎,將自愿與互助互利的原則貫徹到底,幫助集群內小型企業的融資擔保,并交給專業化的管理隊伍經營。受到投資主體流動性的影響,其資金進入與退出的自由程度較高,因此,其開放性的特征也比較明顯,同時也由基金持有企業間信用支持的相互提供,形成相輔相成的互助局面,為小型企業銀行貸款問題的有效處理提供幫助[1]。
3.3 科學創建基金委員會
對于產業集群下的小型企業而言,在采取“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情況下,基金委員會擁有相應的最高權力,不僅能對大量基金的使用起決定性作用,也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章程與管理規范,并確保其合理性,與此同時,專業化基金管理隊伍的選擇也非常關鍵,其需要在此模式中負責基金的運行管理,在合理管理擔保風險的基礎上,接受基金委員會的監督與考核。
除此之外,執行委員的選擇必須嚴格且謹慎,但其中一人必須來自于合作的銀行,以實行對基金運營有代表性的監督,再創建一個完善的信息共享、互動平臺,使基金平臺運營得到更全面的監管,進一步使企業經營信用得到約束。再擔保與再保險的引入也十分關鍵,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小型企業的風險補償能力,從而增強銀行貸款的保障。在推動運營不斷規范化的情況下,須實現對信用風險的控制,通過信息共享以及各類行之有效的監督措施,保證參與的各方都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在這種大背景下,產業集群中會有更多的小型企業參與進來,在各方協同發展得以達成的基礎上,為產業集群的整體發展提供推動力量[2]。
3.4 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信息平臺
站在“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角度上來看,若想真正意義上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信息管理平臺的及時創建不容忽視,參與的小型企業須按照要求,提供具體經營情況與信用情況,再由專業人員將其存入數據庫,創建成員企業檔案。另外,信息管理平臺的有效創建,也能為參與此模式的各方提供所需的、非保密的數據信息,在各方均能發布信息的基礎上,促進信息交流互動效率的提升,同時在網絡上實行統一管理,不僅能使基金經營更加規范化,也能保證各方信息發布的有效性。同時,數據庫也應及時錄入成功貸款的企業情況,可以設置在貸款到期的前一段時間,由系統向抵款企業自動傳送提示信息,以督促其按時還款。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新形勢的影響下,很多小型企業如同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同時就經濟市場目前整體情況來看,其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十分廣闊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的積極作用下,小型企業能夠在運行過程中,及時有效地解決資金問題,而也正是如此,其才能在確保自身于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基礎上,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瑞紅,徐攀.中小企業集群互助擔保機構研究——基于嘉興市互助擔保機構的調研[J].商業會計,2016(22):14-17.
【2】常芳,李偉.“互助基金+擔保公司”模式下小企業發展思路分析[J].時代金融,2015(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