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韓靜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能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最新的要求,必須在語文課堂上貫徹這四個部分。而聽說能力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基石,如果教師和學生都忽視了聽說的重要性,就會導致學生的讀寫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隨著社會教育部門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加重,如何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語文水平成為大家探討的問題。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聽說訓練對于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綜合水平至關重要,是符合新時代下的教學改革要求。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理念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訓練,更多專注于學生的讀寫能力,因為讀寫是考試內容。正是由于初中語文教師長期被禁錮于應試教育的思想下,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初中生的聽說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即使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中的聽說訓練部分也是嚴重缺乏,很多初中生與人溝通的能力十分薄弱,普通話的發言不標準,甚至一些表達上會出現詞匯錯誤的現象。這些都是語文教師沒有積極引導初中生進行聽說訓練,而一味地側重于讀寫訓練而造成的,忽視了聽說能力是學生進行讀寫的基礎。
正是由于語文的考試內容不包含聽說,學校在語文課程安排上對聽說訓練沒有給予足夠的課時,學生們缺乏聽說訓練材料和課本或者聽說課本內容過于淺顯,不能發揮出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效果。很多學校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并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不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再加上學校對于普通話的推廣沒有嚴格執行,學生在課下也是口語交流,長此以往,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下聽說能力更得不到提高,會出現更多用詞混亂的情況,語文水平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隨著新課程在初中學校的改革力度的加強,學校對語文教學內容也做出了適當調整,引導語文教師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轉變,積極調整語文課堂的教學規劃使其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還有一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味地加強考試范圍的教學內容。
教育部門為了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的局限性,加強對語文的聽說訓練力度。例如在初中階段,一年級需要建立聽說訓練意識,二、三年級就需要進行聽說能力鍛煉。教師在開展聽說訓練時需要考慮到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的初中生的語文水平不同,那么進行聽說訓練時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再如,在進行語文教師講授《皇帝的新裝》時,就可以讓語文水平較薄弱的同學回答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在講授《論語》時,可以向語文水平較好的同學提問,如對一篇文章的讀后感這個問題就可以向在課堂上發言積極的學生提問,這樣可以使每個同學都在課堂上得到發言的機會,使發言者鍛煉的勇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聽說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課本中包含著很多聽說訓練教材,一直以來語文教師都忽視了這方面,在接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就需要語文教師靈活地借助教材中的聽說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語文教學課堂內容的層次性,還可以促進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
比如語文教師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時,課文中的句子都是清新優美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要保證發音的標準,在朗讀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受到語文知識的熏陶,在作者營造的意境中培養自身的情操。在講授到《桃花源記》時,語文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展示有關桃花源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桃花源的美,引起學生對文章的學習欲望和產生對桃花源生活的向往,教師也可以向同學們播放課文錄音,同學可以跟著錄音對課本進行朗讀,跟著作者一起領略桃花源的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學生的聽說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也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圍繞著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聽說是讀寫的基礎,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提高也是可以幫助學生整體的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加強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提高學生語言感知能力和語文綜合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結合聽說內容,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措施,也是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強化學生聽說訓練時,也是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通過上述的內容,在初中階段加強培養學生的聽說訓練,設定好各個年級段的訓練目標,發揮出語文聽說能力的核心作用,培養學生多說話、文明說話,在不同的場合能夠通暢交流,提升初中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展示初中生的語文素養。這些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語文作為語言學科,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為突出,教師的教學內容必須包含學生的聽說訓練,也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和初中生發展要求的。初中生在長期的聽說訓練中可以提高語文素養和語言功底,這也是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